[实用新型]变速箱四档从动齿轮锻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72996.9 | 申请日: | 2015-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9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 发明(设计)人: | 姚利红;施建平;孔先忠;王玲珑;石慧;余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前进锻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 地址: | 31124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箱 从动 齿轮 锻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箱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速箱四档从动齿轮锻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中采用了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它是在有级式机械固定轴式传动系统的基础上增加自动变速操纵系统,由电子控制选换档机构,从而代替人力完成选档和换档。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纯机械电动车四档变速器(授权公告号:CN204213276U),其包括壳体、输入轴、前动轴、后动轴、输出齿,输入轴、前动轴、后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内,输出齿固定套装于壳体上用于输出动力的轴上;输入轴外接单电机动力输入,通过齿轮、滑套、滑套齿的组合前动轴、后动轴、输出齿转动并实现四档变速;输入轴、前动轴、后动轴以及输出齿圆心轴位于同一分型面;输入轴上固定有输入齿,前动轴上与输入齿相对的位置固定有前从动齿,输入齿和前从动齿啮合;前动轴上还依次装有固定的前主动齿、可转动的第一滑齿、啮合固定可轴向滑动的滑套、可转动的第二滑齿,其中滑套在第一滑齿和第二滑齿中间可与第一滑齿或第二滑齿中任意一个相套带动或相互分离;后动轴上对应前主动齿的位置装有可转动的第三滑齿,第三滑齿与前主动齿啮合;后动轴上对应第一滑齿的位置啮合固定有可轴向滑动的滑套齿,滑套齿与第一滑齿啮合;后动轴上对应第二滑齿的位置固定有后从动齿,后从动齿与第二滑齿啮合;后动轴对应输出齿的位置固定有后主动齿,后主动齿与输出齿啮合;滑套齿通过在后动轴上滑动可与第三滑齿相套带动或相互分离;壳体上的输出齿所在位置还装有差速器;滑套和滑套齿的中部有凹陷,滑套中部凹陷位置卡有前拨叉,滑套齿中部凹陷位置卡有后拨叉;滑套可通过前拨叉的移动实现在前动轴的轴向滑动;滑套齿可通过后拨叉的移动实现在后动轴上的轴向滑动。但是这种变速器采用的齿轮在使用时,其容易在弯折处断裂,并且容易磨损传动轴,另外车加工时定位较不准确,精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变速箱四档从动齿轮锻件,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变速器采用的齿轮在使用时,其容易在弯折处断裂,并且容易磨损传动轴,另外车加工时定位较不准确,精度较差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四档从动齿轮锻件,包括齿轮本体,所述的齿轮本体的一侧设有圆弧台阶,圆弧台阶的内端设有第一环槽,齿轮本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环槽,第二环槽的宽度大于第一环槽的宽度,圆弧台阶的外端设有加强槽,加强槽为斜向设置。加强槽可以在齿轮本体进行热处理时,料液能够进入到加强槽内,使其这部分的强度较强,因此可以防止整个齿轮在弯折处断裂。
作为优选,所述的齿轮本体的通孔的内壁上开有若干空腔,空腔的开口处宽度小于空腔内部宽度。齿轮在使用时,产生的粉尘碎屑可以收集到空腔内,由于开口处较小,因此粉尘不易跑出,从而保证齿轮的正常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环槽的底部设有若干凸台。凸台可以便于齿轮本体在进行车加工时的定位,并且可以防止车加工时损伤第二环槽底面。
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加强槽,可以保证整个齿轮的强度,并且不易磨损传动轴,车加工时定位较为准确,配合精度较高,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齿轮本体1、圆弧台阶2、第一环槽3、第二环槽4、加强槽5、凸台6、空腔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变速箱四档从动齿轮锻件,如图1、图2,包括齿轮本体1,齿轮本体的一侧设有圆弧台阶2,圆弧台阶的内端设有第一环槽3,齿轮本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环槽4,第二环槽的宽度大于第一环槽的宽度,圆弧台阶的外端设有加强槽5,加强槽为斜向设置。齿轮本体的通孔的内壁上开有若干空腔7,空腔的开口处宽度小于空腔内部宽度。第二环槽的底部设有若干凸台6。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进行粗车、精车后,装入到变速箱中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前进锻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前进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29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锻双腹板滑轮
- 下一篇:一种可正反转的新型变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