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膜喷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20923.5 | 申请日: | 2015-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2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姜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恒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B9/047 | 分类号: | B05B9/047;B05B1/3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皮发泉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喷阀。
背景技术
在喷涂行业,特别是电路板防腐蚀材料的喷涂行业,例如工业自动控制产品的变频器电路板、PLC、工业PC线路板;家电行业的空调控制板、洗衣机控制板;汽车行业的电路板,都需要进行电路板防潮、防腐蚀工艺。目前主要是在电路板成品上涂覆一层树脂材料,比如醇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树脂、环氧树脂、聚酯等,采用的涂覆工艺有刷涂、人工喷涂、自动喷涂等,由于自动喷涂降低人员劳动强度、不影响人体健康,同时喷涂一致性、品质优良,
已经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自动喷涂设备通常使用雾化喷阀,雾化喷阀在喷涂时有空气参与液体的雾化作用,会导致雾化的颗粒污染产品和设备,同时由于空气中会有飞雾会飘到产品的其他地方导致产品的污染,所以需要提前将不能喷涂的部位用胶纸保护起来,因而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和人力成本;同时,由于使用雾化喷头液体有一部分转化成雾状颗粒,降低了材料的利用率;特别在电路板喷涂防腐蚀材料方面,雾化喷涂也会导致连接器等导电的禁喷涂区域污染而出现品质不良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及生产成本低的薄膜喷阀,在喷涂过程中不会产生气雾,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膜喷阀,包括行程调节杆、气缸体、液体控制座和喷嘴;所述喷嘴安设在液体控制座的下方,所述气缸体的下方安设在液体控制座的上方,所述行程调节杆连接在气缸体的上方,且通过调节行程调节杆来控制气缸体内活塞的运动行程;所述活塞的底端固定有与活塞进行同步运动的阀针,该阀针向下依次贯穿气缸体的底端和液体控制座后直达喷嘴内部,该阀针在活塞的带动下上下移动来控制喷嘴的开启和关闭;阀针向上移动,液体控制座内液体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喷嘴经过喷嘴形成液体薄膜后喷涂到工件表面上;所述喷嘴具有微型孔和V形槽,
其中,所述行程调节杆包括微分筒旋钮、锁紧旋钮、丝杆和刻度盘;所述丝杆从刻度盘里面贯穿出来,微分筒旋钮通过螺纹固定套进刻度盘上方,微分筒旋钮顶端和丝杆的顶端连接,所述丝杆通过微分筒旋钮的调节上下移动且所述丝杆的底端可被活塞顶到;所述行程调节杆下部通过螺纹固定在气缸体上,螺纹上方的锁紧旋钮锁紧后减少刻度盘与丝杆之间的间隙起到固定丝杠的作用;所述微分筒旋钮的下方设有用于确定丝杆的调节深度的刻度盘。
其中,所述气缸体还包括上气座和下气座;所述上气座和下气座固定连接且围合成一内置活塞的内腔,该内腔通过活塞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气座上设有上进气接头,且上进气接头上设有与上腔体相通的上进气孔;所述下气座上设有下进气接头,且下进气接头上设有与下腔体相通的下进气孔;当上腔体进入压缩空气且下腔体排出压缩空气后,活塞带动阀针往下运动;当下腔体进入压缩空气且上腔体排出压缩空气后,活塞带动阀针往上运动,且所述活塞向上运动与丝杆接触后,阀针停止运动;所述下气座下方设有密封盖,通过螺钉将上气座、下气座和密封盖固定在一起,所述上气座与下气座之间、上气座与丝杆之间、活塞与下气座之间及密封盖与下气座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其中,所述液体控制座包括螺柱、底座、密封件和密封锁紧旋钮,所述螺柱的顶端与下气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底座与螺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端与喷嘴固定连接,旋转气缸固定座固定在底座的侧边,且所述底座的下部形成一第一液体腔,所述底座的上部内固定有容阀针贯穿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设有用于锁紧密封件的密封锁紧旋钮;所述底座的侧边设有进液接头,且该进液接头上设有与第一液体腔相通的进液口,液体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从进液口进入后并充满第一液体腔。
其中,所述密封件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密封件的形状为两头为圆锥形的圆柱体;旋紧密封锁紧旋钮后密封件变形膨胀并与阀针和底座紧密配合。
其中,所述喷嘴包括连接杆和薄膜头,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底座固定连接,且连接杆的底端与薄膜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底座之间、喷嘴与连接杆之间均设有密封圈,所述连接杆内设有容纳阀针和液体的第二液体腔,且该连接杆的底端设有与薄膜头相通的阀门腔。
其中,所述薄膜头内部设有第三液体腔,所述微型孔置于第三液体腔下方且与其相通,所述V形槽位于薄膜头的底部且与微型孔相通;当阀针向上运动,阀针的针尖部分离开阀门腔,液体从阀门腔进入第三液体腔,在液体压力下第三液体腔的液体进入微型孔,然后经过V形槽形成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恒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恒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09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