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置锥形倒角块限流的地下水管道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86379.5 | 申请日: | 2015-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2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三六九钢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027 | 分类号: | F16L55/027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徐萍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锥形 倒角 限流 地下水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管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锥形倒角块限流的地下水管道。
背景技术
地下管道是敷设在地下用于输送液体、气体或松散固体的管道,大多是用来进行输送液体排泄的。现代的地下管道种类繁多,有圆形、椭圆形、半椭圆形、多圆心形、卵形、矩形、马蹄形等各种断面形式,采用钢、铸铁、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砖、石、石棉水泥、陶土、塑料、玻璃钢等材料建造。但一些情况下排泄量过大,地下管道强度达不到要求容易受到较大压力而引起管道破损的情况,降低了地下水管道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置锥形倒角块限流的地下水管道,能够对地下水管道进行限流保护,在地下水管道内部水流过大时能对水流进行控制,避免水流过大造成一定压力冲破水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置锥形倒角块限流的地下水管道,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铺设于地下,所述管道本体两端连通,所述管道本体上端管壁上设有多个锥形倒角块,所述锥形倒角块上端固定于所述管道本体上端管壁上,所述锥形倒角块两端设有倾斜向内靠拢相交的限流板,所述锥形倒角块底部锥角处安装设有滴水管。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管道本体一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管道本体另一端开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连通。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锥形倒角块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滴水管竖直设置于所述锥形倒角块底部,所述滴水管一端导入所述锥形倒角块底部端,所述滴水管另一端导出所述锥形倒角块向下排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限流板上开设有滤水孔,所述滤水孔连通所述锥形倒角块内外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锥形倒角块两端的所述限流板相对所述滴水管对称设置,所述滴水管前端的所述限流板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滴水管后端的所述限流板倾斜向上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对地下水管道进行限流保护,在地下水管道内部水流过大时能对水流进行控制,避免水流过大造成一定压力冲破水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内置锥形倒角块限流的地下水管道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管道本体;2、锥形倒角块;3、限流板;4、滴水管;5、滤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内置锥形倒角块限流的地下水管道,包括管道本体1,所述管道本体1铺设于地下,所述管道本体1两端连通,所述管道本体1上端管壁上设有多个锥形倒角块2,所述锥形倒角块2上端固定于所述管道本体1上端管壁上,所述锥形倒角块2两端设有倾斜向内靠拢相交的限流板3,所述锥形倒角块2底部锥角处安装设有滴水管4。
另外,所述管道本体1一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管道本体1另一端开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连通。
另外,所述锥形倒角块2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滴水管4竖直设置于所述锥形倒角块2底部,所述滴水管4一端导入所述锥形倒角块4底部端,所述滴水管4另一端导出所述锥形倒角块2向下排水。
另外,所述限流板3上开设有滤水孔5,所述滤水孔5连通所述锥形倒角块2内外部。
另外,所述锥形倒角块2两端的所述限流板3相对所述滴水管4对称设置,所述滴水管4前端的所述限流板3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滴水管4后端的所述限流板3倾斜向上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三六九钢管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三六九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863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管道爬行器
- 下一篇:基于AFM的纳米级电极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