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调节燃料喷射器操作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61220.8 | 申请日: | 2015-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9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A·P·R·朗高;G·苏尼拉;E·D·桑伯恩;J·L·托马斯;M·梅恩哈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D41/38 | 分类号: | F02D41/38;F02D4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赵志刚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调节 燃料 喷射器 操作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用于调节燃料喷射器操作的方法和系统。公开了用于改善发动机的燃料喷射的系统和方法,所述发动机包括从两个不同的燃料喷射器接收燃料的汽缸。在一个示例中,直接燃料喷射器的传递函数或增益响应于排气λ值和在汽缸周期期间供给到汽缸的燃料分数调节。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一种用于调节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燃料喷射器操作的系统和方法。所述方法可对于包括进气道和直接燃料喷射器二者的发动机尤其有用。
背景技术
燃料喷射器的操作可通过传递函数或增益进行描述,所述传递函数或增益基于燃料喷射脉冲宽度描述燃料喷射器流量或描述喷射的燃料量。燃料系统的各燃料喷射器可根据单个传递函数操作以提供所期望的发动机空燃比。然而,预期存在会导致喷射到发动机的燃料量不同的燃料喷射器之间的差异。例如,沉积物可形成在喷射器的喷嘴处,从而减少了通过燃料喷射器的燃料流量。在另一些示例中,一个燃料喷射器可具有稍微不同的喷嘴孔,所述喷嘴孔与标称燃料喷射器的燃料流量相比较增加或减少燃料喷射器流量(例如,根据燃料喷射器传递函数操作的燃料喷射器)。所预期的燃料喷射器流量和实际燃料喷射器流量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发动机空燃比的误差。此外,如果所述燃料喷射器在弹道(ballistic)操作区域中被操作(例如,非线性的燃料流量区域),其中所述燃料喷射器在线性流量范围内不以与燃料喷射器流相同的速率流动,所述燃料喷射器可表现出其输出和所述燃料喷射器传递函数之间的额外燃料流量差异。至少由于这些原因,在发动机的寿命周期期间需要重新表征燃料喷射器流量。
发明内容
这里发明人已经认识到上述缺点,并且已开发了一种用于给汽缸加燃料的方法,其包括:在供应燃料到汽缸的弹道操作区域操作燃料喷射器;并且响应于排气拉姆达(λ)和通过燃料喷射器提供到汽缸的燃料部分调节燃料喷射器的控制参数;并且基于所调节的控制参数操作所述燃料喷射器。
通过基于排气λ和提供到汽缸的燃料分数(a fuel fraction)调节燃料喷射器传递函数或增益,提供汽缸的改进的发动机空气-燃料控制的技术效果是有可能的,所述汽缸包括每缸两个燃料喷射器而不会引入明显加燃料的误差到发动机。例如,第一燃料喷射器可经命令提供大分数燃料到汽缸,而第二燃料喷射器经命令提供小分数燃料到汽缸。因此,如果所述第二燃料喷射器的传递函数或增益包括误差,所述发动机空燃比将仅由误差的分数而变化。此外,由所述第二燃料喷射器的传递函数引入的误差分数可通过用由第二燃料喷射器提供的燃料分数除以发动机排气λ(例如,空燃比除以化学计量空燃比)从所述发动机空燃比分离。所述第二燃料喷射器的传递函数误差可随后超出第二燃料喷射器的传递函数而适应或调节。以这种方式,燃料喷射器传递函数误差可被降低甚至在弹道操作范围内,而不会引起大的发动机空燃比扰动。
本说明书可提供若干优点。具体地,所述方法可降低发动机的空气-燃料误差。此外,所述方法可允许燃料喷射器在由于非线性燃料喷射器的行为被迄今为止避免的脉冲宽度处操作。再者,所述方法可降低发动机排放且提高催化效率。
当单独或结合附图时,根据下面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的上述优点和其他优点以及特征将是显而易见的。
应当理解,提供以上概述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介绍一些概念,这些概念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被进一步描述。这并不意味着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或基本特征,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唯一地限定。此外,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在上面或在本公开的任何部分中提及的任何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当单独或参考附图时,通过阅读实施例的示例(本文称为具体实施方式),将更充分的理解本文描述的优点,其中:
图1是发动机的示意图;
图2示出一种用于调节燃料喷射器操作的方法;
图3示出燃料喷射器的修正量与用于在弹道区域中操作的燃料喷射器的燃料喷射器脉冲宽度的关系的预示性示例曲线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12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