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低压供电支路合环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23445.4 | 申请日: | 2015-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1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崔健;白凡;尹爱辉;苏娜;吴雪霞;田丰;孟繁国;尹晓敏;殷晓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9/02 | 分类号: | H02J9/02;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赵佳民 |
| 地址: | 25001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路 电流互感器 低压供电 低压交流 两路 控制器连接 报警器 报警电路 负载供电 交流支路 空气开关 实时监测 危险事故 装置技术 控制器 接触器 按钮 报警 供电 发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低压供电支路合环的装置技术方案,包括为同一负载供电的两路低压交流支路,在两个支路上均设置空气开关、返回式按钮、接触器;在两个低压交流支路上均设置有电流互感器,所述的电流互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控制器通过报警电路与报警器连接。该方案的装置避免对同一负载进行供电的两路交流支路合环,并且可以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合环现象会及时的报警,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防止低压供电支路合环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技术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全国变电站尤其是智能变电站数量不断增多,对变电站内二次系统尤其是站内交流屏设备进行双电源安全供电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技术而言,进行双电源供电的站内二次交流设备数目众多,但因为设计原因,经常会出现两路电源在空气开关处合环的情况,直接影响站内交流供电系统甚至威胁接地变高压侧安全。,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止低压供电支路合环的装置技术方案,该方案的装置避免对同一负载进行供电的两路交流支路合环,并且可以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合环现象会及时的报警,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防止低压供电支路合环的装置,包括为同一负载供电的两路低压交流支路,其特征是:在第一低压交流支路L1上串接有第一空气开关K1、第一返回式按钮QA1、第一接触器C1;在第二低压交流支路L2上串接第二空气开关K2、第二返回式按钮QA2、第二接触器C2,第一接触器的第一触点C1-1与第一返回式按钮QA1并联,第一接触器的第二触点C1-2与第二接触器C2串联,第二接触器的第一触点C2-1与第二返回式按钮QA2并联,第二接触器的第二触点C2-2与第一接触器C1串联,另外,在两个低压交流支路上均设置有电流互感器,所述的电流互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控制器通过报警电路与报警器连接。
所述的报警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IC1,第一放大器IC1的反相端通过第八电阻R8与控制器连接,第一放大器IC1的反相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放大器IC1的7脚连接,第一放大器IC1的非反相端通过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接地,第一放大器IC1的非反相端通过第九电阻R9与+VCC连接,第一放大器IC1的4脚接地,第一放大器IC1的7脚通过滑动变阻器RB与第一放大器IC1的6脚连接,第一放大器IC16脚通过第一电容C1、第一个二极管D1与第二放大器IC2的非反相端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反相端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第二放大器IC2的非反相端通过第四电阻R4与接地,第二放大器IC2的非反相端通过第一个二极管D1、第五电阻R5接地,第二放大器IC2的4脚接地,第二放大器IC2的7脚与+VCC连接,第二放大器IC2的6脚通过第六电阻与一个三极管VT的基极连接,三极管VT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T的集电极通过报警器B与+VCC连接。
所述的报警灯为发光二极管LED。
所述的+VCC为12V。
所述的报警器为蜂鸣器。
有第七电阻R7与所述的报警器B并联,所述的第七电阻与一报警灯串联。
所述的三极管为NPN三极管。
所述控制器与一3G模块连接。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两个接触器的存在,可以实现两个线路的切换互锁,避免同时供电,并且有电流传感器的存在,可以及时的检测到两个线路的电流情况,控制器根据两个电路的情况可以控制报警器报警,并且通过3G模块将信息发送到设定的手机或控制平台;当两个电流传感器只有一个检测到电流时,说明没有形成合环,如果都有电流时,控制器就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避免事故的发生。两个支路均为交流220V。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234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备份自动投入系统及其校验方法
- 下一篇:移动终端的供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