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金属氧化物核壳型三维纳米纤维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784010.3 申请日: 2015-11-16
公开(公告)号: CN105355852A 公开(公告)日: 2016-02-24
发明(设计)人: 黄鑫;王晓玲;廖学品;石碧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
主分类号: H01M4/133 分类号: H01M4/133;H01M4/131;H01M4/1391;H01M4/1393;H01M10/0525
代理公司: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代理人: 唐丽蓉
地址: 610065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金属 氧化物 核壳型 三维 纳米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金属氧化物核壳型三维纳米纤维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大、开路电压高、输出功率大和安全性好等优点,现成为了目前电子产品市场上最广泛使用的移动电源之一。近年来,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从消费电子产品市场逐渐拓展到了电动化交通、能源存储、航天和医学等诸多领域。为提高锂离子电池在些新领域的应用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然而,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储锂容量较低的石墨作负极材料。由于受嵌入脱出机理的制约,石墨所提供的理论储锂容量仅为372mAhg-1,这极大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和倍率性能。因此,迫切需要开发理论容量大、倍率性能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研究得较多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有(王金才,李峰,刘畅,李洪锡,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D].沈阳.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04;马荣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D].长沙.长沙矿冶研究院,2004.):(1)金属和非金属单质、(2)金属硫化物、(3)金属氧化物。其中,金属氧化物又因具有理论储锂容量高(400~1100mAhg-1)、能量密度大、价格低廉等优点,是目前研究最多、最具有实用前景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但是,现有的金属氧化物的电极负极材料也有其显著的缺点(吴升晖,尤金跨.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研究[J].电源技术,1998,22(1),35-39.):(1)金属氧化物在储存锂离子时体积会发生膨胀,而在释放锂离子时体积又会发生收缩,这种显著的体积变化效应会造成金属氧化物颗粒的龟裂和粉碎,并最终导致循环稳定性能较差的问题;(2)金属氧化物的电导性和离子传导性均较差,不能满足大电流条件下电子和离子快速传输的动力学要求,因而其倍率性能较差。为解决金属氧化物电极负极材料在储锂性能方面的这些问题,近年来科研工作者们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公开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化金属氧化物电极负极材料是改善其电池性能的有效手段,可显著提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丁朋,徐友龙,孙孝飞.纳米Mn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ActaPhys.Chim.Sin,2013,29m,1.)。而纳米化电极材料按结构特点可分为:零维、一维、二维和三维纳米材料。其中,具有规整三维纳米结构的电极材料能为离子和电子传递提供连续、贯穿的三维网络通道,且强度高于其他纳米电极材料,因此,将金属氧化物制备成具有规整三维纳米结构的电极负极材料可同时获得很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郭玉国,王忠丽,吴兴隆,张伟明,万立骏.锂离子电池纳微结构电极材料系列研究[J].电化学,2010,16(2),119-124;王崇,王殿龙,王秋明,陈焕俊.新型离子电池三维结构泡沫NiO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J].无机化学学报,2010,26(5),757-762.)。但是,具有规整三维纳米结构电极负极材料的制备步骤复杂、产率低,制备效率一般只有60-70%,难以规模化生产,例如,用胶晶模板法制备的三维介孔材料(SuFB,ZhaoX.S,WangY,etal.SynthesisofGraphiticOrderedMacroporousCarbonwithaThree-DimensionalInterconnectedPoreStructureforElectrochemicalApplications[J].J.Phys.Chem.B.,2005,109,20200-20206;麻明友.胶体模板法制备有序大孔TiO2材料[J].化学学报,2006,64(13),1389-1392.)就需要三各步骤:(1)需要将单分散的胶晶微球(例如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胶晶硅Si)排列成形貌规整的胶晶微球模板。(2)将电极负极材料的前驱体溶液灌入微球之间的空隙中,并在模板去除之前转变为固态。(3)需要通过煅烧或浸泡的方法去除模板才能得到结构规则的三维有序大孔材料(廖菊芳,邬泉周,尹强,王崇太,李红玉,李玉光.磺酸功能化三维有序大孔材料的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J].化学学报,2006,64(24),2419-2419.)。可见,制备这种三维介孔材料不仅需要使用成本较高的有机合成模板,如PS、PMMA、Si等,同时,还需要使用大量的催化剂、表面活性剂、酸性溶剂等。另外,以这种方法制备的三维结构电极负极材料,由于孔壁上的金属氧化物粒子间仅靠范德华力连接在一起,导致其机械作用力很弱,较脆易断裂(赵铁鹏.三维有序大孔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D].湘潭大学,2009.),使用寿命短,成本高。因此,研发一种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与控制,而且价格低廉的制备具有三维结构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已成为研究热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840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