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动液压装置及机动车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18375.1 | 申请日: | 2015-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1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舒国勇;马驰;周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T8/28 | 分类号: | B60T8/2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静 |
| 地址: | 529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联动 液压 装置 机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联动液压装置及机动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跨骑车或者弯梁车等,制动系统多为前、后各自独立的系统,由于驾驶员技术水平参差以及制动时间的有限性等因素,在紧急刹车的状态之下,绝大多数驾驶员均难以做出正确的刹车操作,合理分配前、后轮的制动力,容易出现制动距离过长和侧滑、摆尾等危险现象,导致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联动液压装置及机动车,液压力能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前制动器与后制动器上,且能防止前轮出现提前抱死。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联动液压装置,包括阀体、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所述阀体内设有通过连接通道连通的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第二活塞,所述阀体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一进油口、与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出油口,第一活塞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凸肩,第一活塞的第二端套设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固定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第一弹簧套在第一活塞上,且第一弹簧的一端压在第一凸肩上,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压在第一挡板上,第二活塞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凸肩,且第二活塞的第一端靠近所述连接通道,第二弹簧顶在第二活塞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出油口设置在第二凸肩远离连接通道的一侧,第二活塞在第二容纳腔内移动时,所述第二凸肩与第二容纳腔的壁面对接密封或分开;或者在第二活塞的第一端套设第一密封圈,且第一密封圈固定在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凸肩与第一密封圈的壁面对接密封或分开。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的联动液压装置还包括套设在第一活塞第一端的皮碗,所述皮碗呈喇叭状,其小端靠近所述第一出油口,其大端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能与所述第一凸肩相抵接。
所述第一容纳腔靠近第一活塞第一端的位置呈台阶状,所述皮碗小端的端面能抵接在第一容纳腔的台阶面上。
所述的联动液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的第一固定件与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固定件靠近第一挡板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密封件嵌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盲孔,所述第一活塞的第二端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盲孔内,且所述第一固定件与第一容纳腔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所述的联动液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的第三弹簧、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套设在第二活塞的第二端,且第二挡板固定在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三弹簧套设在第二活塞上,且第三弹簧的一端顶在第二挡板上,另一端顶在第一密封圈的一端面上,所述第二容纳腔靠近第二活塞第一端的位置呈台阶状,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另一端面压在第二容纳腔的台阶面上。
所述的联动液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活塞的第二端穿设置在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固定件与第二容纳腔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通孔呈台阶状,所述第二活塞的第二端呈台阶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顶在第二通孔的台阶面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顶在第二活塞的台阶面上。
所述阀体上开设有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二安装孔连通。
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工艺孔,所述工艺孔靠近所述第一容纳腔或者第二容纳腔设置,所述工艺孔的轴线与所述连接通道的轴线重合。
所述第一活塞第二端的端面上开设有沿其轴向方向的第二盲孔,第一活塞第一端与液压油的接触面积大于第一活塞第二端与液压油的接触面积,所述第一出油口靠近第一活塞第一端设置。
一种机动车,包括前制动器、后制动器、制动踏板或制动手柄、主油缸以及所述的联动液压装置,所述第一出油口与所述后制动器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与所述前制动器连通,所述主油缸一端与制动踏板或制动手柄连接,所述主油缸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油口连通。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83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驾驶员脸部特征和车道偏离检测的预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调工作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