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鞍骑型车辆的电气安装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05394.0 | 申请日: | 2015-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0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顺;西敦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J99/00 | 分类号: | B62J99/00;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海坤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鞍骑型 车辆 电气 安装 单元 | ||
本发明涉及鞍骑型车辆的电气安装单元。课题在于提供在配置空间受限的鞍骑型车辆中使得具备防水结构的电气安装单元简便化的技术。摩托车(10)的电气安装单元(40)将车体线束(42)与设有一方的联接器(51)的电气安装部件(47)连接,车体线束(42)包括与一方的联接器(51)连接的另一方的联接器(52)及覆盖该另一方的联接器(52)的周围的弹性材料制的罩(48),罩(48)包括位于离电气安装部件(47)远侧、车体线束(42)通过的线束出口(85),本体壳体(61)的开口(94)朝下方开口,且支持电气安装部件(47),使得另一方的联接器(52)连接的一方的联接器(51)的连接口(51c)向着下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骑型车辆(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的电气安装单元的改良。
背景技术
设有线束的车辆的显示装置为人们所公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 1))。
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作为电气安装单元的显示装置,在电路基板3 (带括号的数字表示专利文献1记载的符号,下同),通过保持部件4设置液晶显示器1,电路基板3及液晶显示器1通过保持部件4及小螺钉21安装于壳体7。在电路基板3,连接器2向下方延伸,具备护线套9的线束连接器8从下方连接该连接器2。在此,护线套9通过插入壳体7的壁部5,使装置具备防止水分等向电气安装部件内的浸入的防水功能。
如此,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电气安装单元的防水结构是在覆盖液晶显示器1及电路基板3的壳体7安装护线套9。在说明书中虽然并未标明,作为壳体7的构成要素的前壳体7A和后壳体7B 的结合部显然是需要防水的。
在配置空间有限的鞍骑型车辆中,最好有能使具备防水结构的电气安装单元简单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917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在配置空间有限的鞍骑型车辆中,使具备防水结构的电气安装单元简便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涉及的发明为一种鞍骑型车辆的电气安装单元,将车体线束与电气安装部件连接,电气安装部件包括树脂制的本体壳体、支持于该本体壳体中的电路基板、堵塞收纳该电路基板的本体壳体的盖部件、以及与该盖部件设为一体的一方的联接器,车体线束包括与一方的联接器连接的另一方的联接器、以及覆盖该另一方的联接器的周围的弹性材料制的罩;
上述鞍骑型车辆的电气安装单元的特征在于:
罩包括线束出口,其位于比另一方的联接器远离电气安装部件的一侧,车体线束通过该线束出口;
位于罩的靠近电气安装部件侧的电气安装部件侧端部覆盖本体壳体的开口,同时,车体线束与电气安装部件连接,使得与本体壳体的侧面壁密接。
技术方案2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线束出口的最小内径部设在罩的最下端,比另一方的联接器的外径小,且与车体线束的外径间具有间隙,形成为比车体线束的外径大,本体壳体的开口向下方开口,同时,支持电气安装部件,以使另一方的联接器所连接的一方的联接器的连接口朝向下方。
技术方案3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在设于电气安装部件的本体壳体的侧面壁,设有与开口的边缘大致平行的一方的卷边;
在罩的电气安装部件侧端部,设有与一方的卷边嵌合的另一方的卷边。
技术方案4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罩进一步设有向上延伸的上延伸部,在该上延伸部,设有上下贯通的被支持孔;
将该被支持孔插入设在车体侧的车体侧爪部,将电气安装部件支持于车体侧。
技术方案5涉及的发明的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53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设备多重报警装置
- 下一篇: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测试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