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果树源头信息化追溯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49626.5 | 申请日: | 2015-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9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新增 |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G06Q30/00;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 地址: | 064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果树 源头 信息化 追溯 方法 | ||
1.一种果树源头信息化追溯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每个行政村,或几个村内建立卫星地面接收站,通过使用卫星定位技术、代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计算机技术,生成果树源头信息化可追溯功能,其特征在于:果园的定位圈定;代码编制;溯源识别;设立指数计算模型;果树信息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可追溯网络链接,
A、果园的定位圈定
a、绘制边际电子地形图
针对某一区域进行分别区划、定位、编码、初步绘制整体果园草图工作,
b、果园分类定位圈定
分为多边形果园的定位及圈定、交叉型果园的定位及圈定和带状型果园的定位及圈定、以及相邻农户边际的绘制;其圈定定位方法是:遵循定位点的定位原则,分类选定永久株定位点和普通株定位点,根据实际信息情况圈定并编码,
B、代码编制
代码拟采用条形码或二维码的形式编制
a.编制条形码:
①采用国际通用的以商品条码技术为基础的GS1全球统一标识系统;依据我国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0114—1988;自编农户属性信息代码及果树逻辑顺序代码;
②条形码的编写内容:
包括一级码的编写、二级码的编写和三级码的编写,
b.代码链接:
建立果树卫星定位点、农户代码与计算机的链接;汇总各个农户的果园定位点代码信息,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应用数字化仪,在电子地图中标注,
C.溯源识别
建立四种可识别方式:
①通过使用卫星定位技术,建立果树株所处位置的可识别三维定位信息或二维定位信息;
②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对边际果树株来编制代码,并可识别;
③在果树株干内植入“电子标签”,使用射频识别技术,实施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
④使用水泥凝固块标识方法,直接识别定位果树株,
D、设立指数计算模型
①按每个行政村或每个行政乡3个果农户为基准户,确立固定数据基准采集点;
②依统计学原理确立系数运算式及预测年产量的计算式;设置各年度产量变化指数和“产量预警”;
③绘制历年农户各年交售果实“产量电子图表”;
④设置当年“产量预警”,包括:设置每年实际产量曲线及每年预测产量曲线,
E、山地果园信息技术的应用
该应用以永久株定位点为依托,依据电子档案的信息对果树进行管理,并建立收集与果实生产栽培相关的各类信息和标本库,
F、建立可追溯网络链接
建立代码与永久株定位点信息、代码与计算机之间的有效链接,构成完整的电子地图系统、可追溯网络链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源头信息化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久株定位点的建立方法:以永久定位点的地理位置为准,使用卫星定位接收机测出地表的定位点的果树株三维径度、纬度、高程的基准信息,同时依此永久株定位点,确定对所涉及圈定果园内的果树属性,此点为永久株定位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源头信息化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普通株定位点的建立方法:依据普通株定位点的地理位置,使用卫星定位接收机测出地表定位点的二维或三维信息,地表定位点是指圈定内永久株定位点信息除外,圈定区域的所有边际处的每株果树定位的二维信息基准,此点为普通株定位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源头信息化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多边型果园的圈定方法:对圈定内永久株以外其他处于边际的果树普通株使用二维信息和三级编码,绘制多边型电子地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源头信息化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交叉型果园的果树定位及圈定方法:使用卫星定位时,将果园的外围和内围两部分边际分别圈定,分别测出普通株二维信息和永久株三维信息,分别编制三级代码和二级代码,同时绘制交叉型电子地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源头信息化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带状型果园的定位及圈定方法:以果树起始株和终点株为基准,起始株为永久株定位三维信息点,终点株为二维信息定位点;圈定方法是从起始株开始,到终点株为止并绘制带状电子地图,分别编制起始株二级代码和终点株三级代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源头信息化追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农户边际的绘制指两农户边际绘制和多农户边际相邻的绘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新增,未经马新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962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隔爆型智能一体化电源装置
- 下一篇:电机轴承冷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