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菇凝集素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99934.7 | 申请日: | 2015-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7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 发明(设计)人: | 梁钧淞;莫昭展;韦敏;甘耀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林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7K14/375 | 分类号: | C07K14/375;C07K1/36;C07K1/18;C07K1/34;A61P31/00 |
| 代理公司: | 玉林市振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45109 | 代理人: | 吴安仪 |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集素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中功能蛋白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红菇凝集素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红菇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红菇目、红菇科、红菇属(Russula)真菌,是一种美味的野生菌根性食药兼用真菌。该红菇多年来一直是容县畅销名产,成为人们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由于此菇生境特殊,目前尚未能人工栽培,野生红菇的价格年年攀升,野生红菇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热点。
凝集素一类具有特异糖结合活性的蛋白,具有一个或多个可以与单糖或寡糖特异可逆结合的非催化结构域,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动物、人体的组织器官、真菌和某些病毒中。凝集素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细胞凝集能力,不仅能凝集红细胞、肿瘤细胞、淋巴细胞、细菌、病毒等,还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细菌、病毒、肿瘤细胞表面的糖结构从而抵制其生长,因此凝集素被广泛用于病原菌的防治、肿瘤的治疗、含糖基生物大分子的检测等方面。
红菇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有关红菇凝集素的所道。而本发明通过浸提、沉淀、透析脱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等过程获得了红菇凝集素并具有抑菌活性,因此本发明在于红菇活性成分多方位开发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菇凝集素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本发明通过浸提、沉淀、透析脱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等过程获得了红菇凝集素并具有抑菌活性,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一种红菇凝集素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的工艺步骤:
(1)凝集素粗品的提取:红菇子实体称重、粉碎、加入少量的磷酸盐缓冲液,于高速组织捣碎机中捣碎,然后加入适量的磷酸盐缓冲液,于2~6℃中浸提24~48h,四层纱布过滤,滤液经8000~12000r/min于4℃下离心20~40min,弃沉淀,收集上清液。加入固体硫酸铵至75%~80%饱和度,4℃下静默12~24h,于4℃下以8000~12000r/min速度离心30~60min,收集沉淀物。加入少量的磷酸盐缓冲液溶解沉淀,透析除盐,检测凝血活性,冷冻干燥,得到红菇凝集素粗制品。
(2)DEAE离子交换层析:取步骤(1)所得的红菇凝集素粗制品,用磷酸盐缓冲液重新溶解,上样于DEAE-纤维柱,上样前柱材料先用磷酸盐缓冲液平衡三个柱体积,然后以含有0.6mol/L NaCl的pH值为7.2的磷酸缓冲液以流速为30ml/h速度洗脱,将活力峰部分收集,透析除盐,冷冻干燥。
(3)SephadexG-100凝胶层析:用蒸馏水平衡柱子,洗脱液为pH值为7.2的0.15mol/L的磷酸缓冲液,流速为40ml/h,3ml/tube约5min收集1管。将活力峰部分收集,透析,冷冻干燥得到红菇凝集素(RLN)。
上述步骤(1)、(2)所述的磷酸盐缓冲液指的是pH值为7.2的内含0.15mol/L NaCl的0.015mol/L的磷酸缓冲液。
上述步骤(1)中浸提时的液料比为10:1。
上述步骤(2)洗脱峰共有4个,其中活力峰指的是第4个洗脱峰。
上述步骤(3)中将收集到的活力峰经过SephadexG-100分子筛层析后得到3个蛋白峰,其中活力峰指的是第2个蛋白峰。
上述步骤(3)获得的红菇凝集素具有抑菌活性。
本发明的优点是:将红菇子实体粉碎,加入磷酸缓冲液低温浸提,然后加入硫酸铵沉淀,再经离心透析脱盐,通过DEAE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G-100凝胶层析等纯化步骤获得红菇凝集素(RLN)。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红菇凝集素具有抗菌活性,因此本发明在利于红菇活性成分多方位开发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红菇凝集素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的凝血活性检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红菇凝集素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的抑菌活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林师范学院,未经玉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99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米淀粉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寡肽CD11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