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电接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9246.8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9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K·比朔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H20/22 | 分类号: | H04H2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牛晓玲 |
地址: | 德国因戈***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电 接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无线电接收装置(10)的方法,该无线电接收装置接收并且输出传送选择的无线电站(14、16、40)的无线电站信号的无线电信号(18、20),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无线电信道(K1、K2、K3、K4、K5、K6),所述无线电信道借助于分别一个自身的特定于无线电信道的无线电信号(18、20)传送选择的无线电站(14、16、40)的无线电站信号;‑确定检测的无线电信道(K1、K2、K3、K4、K5、K6)的特定于无线电信道的参数;‑通过在考虑到相应的特定于无线电信道的参数的情况下处理无线电信道(K1、K2、K3、K4、K5、K6)的无线电信号(18、20)而产生特定于无线电信道的无线电站信号;‑使产生的特定于无线电信道的无线电站信号标准化;‑叠加标准化的特定于无线电信道的无线电站信号而形成一接收无线电站信号;‑输出所述接收无线电站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电接收装置以及用于运行无线电接收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电接收装置在多种设计方案中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从而不需要为此特别的书面证明。无线电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单向由无线电发送器发射的无线电信号,以便由此获得信息,该信息被输出给无线电接收装置的使用者。信息由无线电站借助于无线电站信号提供,该无线电站信号由无线电发送器借助于无线电信号发出。无线电因此是由无线电站到无线电接收器的单向信息传输。沿相反方向的信息传输在无线电中通常是不可能的。但是通常无线电不仅仅用于以视频或音频形式的信息传送,亦即电视或收音机。
特别是在借助于音频无线电接收器的移动音频接收——通常也称为“Radio”——中,但是偶尔也在静止接收中出现如下问题,即由使用者选择的无线电站在调节的发送频率上仅能被有缺陷地接收。使用者那么尝试通过使得无线电接收器与无线电站发送的其它频率协调以便改善接收。现代无线电接收器——特别是汽车收音机——此外具有自动的切换可能,其中音频无线电接收器自动由第一无线电信道切换到第二无线电信道,该两个无线电信道发送相同的无线电站信号。
US 2013/0044840 A1公开了一种数字式无线电接收设备和一种用于该数字式无线电接收设备的方法。
正是在移动范围中证实为不利的是,在使用自动切换的情况下接收也经常可能被干扰。而且关于“软”切换的特定技术特别是可以在无线电接收器的运动中不完全阻止干扰。除此之外经常的切换特别是可以在无线电接收装置自身的运动中引起接收干扰。因此,EP 1 233 556 A1例如公开了一种用于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接收器,该接收器具有两个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无线电信号,该无线电信号通过两个无线电频率或两个不同的无线电系统传送。此外,US 5,592,471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无线电接收器,该移动式无线电接收器使用时间分集技术,以避免多信道无线电传输系统中的服务中断。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运行无线电接收装置的方法以及无线电接收装置,该无线电接收装置能实现改善由无线电站对无线电站信号的接收。
在方法技术上本发明作为解决方案提出一种用于运行无线电接收装置的方法,该无线电接收装置接收并且输出传送选择的无线电站的无线电站信号的无线电信号,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无线电信道,所述无线电信道借助于分别一个自身的特定于无线电信道的无线电信号传送选择的无线电站的无线电站信号;
-确定检测的无线电信道的特定于无线电信道的参数;
-通过在考虑到相应的特定于无线电信道的参数的情况下处理无线电信道的无线电信号而产生特定于无线电信道的无线电站信号;
-使产生的特定于无线电信道的无线电站信号标准化;
-叠加标准化的特定于无线电信道的无线电站信号而形成一接收无线电站信号;
-输出所述接收无线电站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股份公司,未经奥迪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39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