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电连接端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837223.9 | 申请日: | 2014-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5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叶秀华;方浪;倪富强;仝群群;邓湛娇;张思跃;张思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浪;叶秀华 |
| 主分类号: | H01R4/24 | 分类号: | H01R4/24;H01R13/02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知 |
| 地址: | 52840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连接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而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电机的定子组件会用到漆包线,最后还要将对应的漆包线连接起来,传统的连接方式是先将漆包线上的绝缘漆刮掉,然后采用焊锡将对应的漆包线焊接到一起而实现连接,但是这样的连接方式比较复杂,工序多,所以成本较高。所以人们急需一种能够快速将漆包线连接起来的导电连接端子出现。另外,电机的电线连接一般都会用到一种连接端子,连接时将电机的对应的电线包在导电金属片中,然后通过挤压使电线和导电金属片连接在一起,但是这样的结构不是非常的牢固,经常出现松动而导致电线从导电金属片中脱出。
因此,基于以上两方面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应运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导电连接端子,该导电连接端子结构简单,连接电线时能够使电线连接牢固不松动,连接电机的漆包线时能节省工艺,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导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呈U型的导电金属夹片,所述的导电金属夹片包括相互间隔开的第一导电金属片和第二导电金属片,所述的第一导电金属片和第二导电金属片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第三导电金属片,所述的第一导电金属片的内壁上设有多条相互间隔的第一刃口槽,每两个第一刃口槽之间形成第一凸齿。
如上所述的导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电金属片的内壁上设有多条相互间隔的第二刃口槽,每两个第二刃口槽之间形成第二凸齿。
如上所述的导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导电金属片上设有多条相互间隔的第三刃口槽,每两个第三刃口槽之间形成第三凸齿。
如上所述的导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刃口槽、第二刃口槽和第三刃口槽连通。
如上所述的导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刃口槽、第二刃口槽和第三刃口槽的深度为0.04mm至0.06mm。
如上所述的导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金属夹片为铜金属夹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导电连接端子,包括呈U型的导电金属夹片,导电金属夹片包括相互间隔开的第一导电金属片和第二导电金属片,第一导电金属片和第二导电金属片之间设有连接二者的第三导电金属片,第一导电金属片的内壁上设有多条相互间隔的第一刃口槽。在连接漆包线时,将两根或多根漆包线置于导电金属夹片的U型槽口内,然后从两侧挤压导电金属片,使第一导电金属片和第二导电金属片挤压在一起并夹着漆包线,在挤压的过程中第一导电金属片上的每两个第一刃口槽之间的凸齿能够挤破漆包线上的绝缘漆,从而实现两根或多个漆包线的电连接,避免了传统的需要刮掉漆包线上的绝缘漆并再焊锡的工序,工艺更简单,成本得到降低;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导电连接端子用于连接两根或多根电线时,挤压后的第一导电金属片和第二导电金属片将电线夹在一起,由于第一刃口槽的存在,增大了摩擦,使得电线不可能从挤压在一起的第一导电金属片和第二导电金属片中脱出来,确保了连接的牢固,从而也就保证了安全。
2、本实用新型在第二导电金属片和第三导电金属片的内壁上分别设有多条相互间隔的第二刃口槽,确保了导电连接端子在连接漆包线和电线时效果更好。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被使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浪;叶秀华,未经方浪;叶秀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72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