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5kv大容量干式电力变压器高绝缘复合垫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624040.9 | 申请日: | 2014-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2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世睿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35 kv 容量 电力变压器 绝缘 复合 垫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式变压器绝缘技术领域,涉及大容量干式变压器绝缘垫块,具体为一种35kv大容量干式电力变压器高绝缘复合垫块。
背景技术
干式变压器的绝缘垫块要求非常严格,主要的目的是考虑线圈和夹件的爬电距离。通常干式变压器的主绝缘结构中,线圈和外壳之间的绝缘均由绝缘垫块组成,这种绝缘垫块由不饱和树脂、模塑料或者硅橡胶制成,作为主绝缘的一部分。即每相线圈上下各有四个垫块均匀放置,垫块的厚度是由变压器的电压等级及容量决定的。电压升高或容量加大,垫块厚度相应加高,体积相应加大。变压器的绝缘成本占整个变压器成本很大比例,而且耐电强度低。
由于35kv大容量干式电力变压器由于自身重量大、电压等级高,硅橡胶绝缘垫块刚度不够,多采用树脂、模塑料绝缘垫,如图1所示,直接用树脂做成简单的凹凸结构10增加爬电距离,其效果不甚理想,并且由于该类材料的自身性能的局限以及加工过程复杂容易有毛刺,很难达到所需的耐电强度,容易引起变压器局部放电,导致绝缘材料裂解,并与潮气结合生成硝酸对绝缘材料进行腐蚀。而干式变压器的绝缘又具有不可恢复性,因此其局部放电量更加受到生产厂家和用户的重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大容量干式电力变压器高绝缘复合垫块,在不影响安装的前题下而加大其自身耐电强度,加大线圈对地的爬电距离。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35kv大容量干式电力变压器高绝缘复合垫块,其特征在于:垫块包括基块和包覆层;基块为环氧树脂材料,以基块为内芯,基块外面包覆有所述包覆层,基块与包覆层之间粘接;包覆层为硅橡胶层;垫块表面的包覆层设有硅橡胶伞群。
上述35kv大容量干式电力变压器高绝缘复合垫块中,包覆层和伞群为注射一体成型。
上述35kv大容量干式电力变压器高绝缘复合垫块中,垫块自顶面至底面设有三道伞群,伞群设置在垫块周围侧面构成半环形,伞群为向上或者向下的坡面。
上述35kv大容量干式电力变压器高绝缘复合垫块中,所述垫块上部设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内设有两道平行的定位凸台;除垫块底面和定位凹槽内部之外,垫块表面均被硅橡胶层包覆。
上述35kv大容量干式电力变压器高绝缘复合垫块中,伞群与垫块表面的夹角为3-16度;伞群的宽度为2公分至8公分。
上述35kv大容量干式电力变压器高绝缘复合垫块中,第一道伞群与第二道伞群之间的间距为40-80mm;第二道伞群与第三道伞群和之间的距离为70-120mm。
上述35kv大容量干式电力变压器高绝缘复合垫块中,硅橡胶层的厚度为3-8mm。
上述35kv大容量干式电力变压器高绝缘复合垫块中,垫块顶部设有两个半圆形凸起的支点,半圆形凸起支点为硅橡胶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35kv大容量干式电力变压器高绝缘复合垫块,内部采用环氧树脂材料为内芯以增强垫块刚度,内芯外包覆硅橡胶层并有效利用安装空隙增加伞群,大大增加线圈对地爬电距离;设计合理,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绝缘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5kv大容量干式电力变压器高绝缘复合垫块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所示垫块的左视图;
图4为图2中所示垫块的背面视图;
图5为图2中所示垫块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线圈左下方的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线圈左上方的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线圈右上方的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
1.基块;2.包覆层(硅橡胶层);3.第一道伞群;4.定位凹槽;5.定位凸台;6.垫块底面;7.第二道伞群;8.第三道伞群;9.支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世睿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世睿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40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热处理工业炉过程记录及管理的黑匣子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吸嘴贴片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