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动进出料的反应器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95947.X | 申请日: | 2014-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4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徐万福;傅伟松;陈华祥;徐斌;丁亚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迪邦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实现 自动 进出 反应器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自动进出料的反应器单元。
背景技术
反应器是一种用于实现反应过程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炼油、冶金、轻工等工业部门。反应器用于实现液相单相反应过程和液液、气液、液固、气液固等多相反应过程。反应器内常设有搅拌(机械搅拌、气流搅拌等)装置。在高径比较大时,可用多层搅拌桨叶。在反应过程中物料需加热或冷却时,可在反应器壁处设置夹套,或在器内设置换热面,也可通过外循环进行换热。
常用反应器的类型有:①管式反应器。由长径比较大的空管或填充管构成,可用于实现气相反应和液相反应。②釜式反应器。由长径比较小的圆筒形容器构成,常装有机械搅拌或气流搅拌装置,可用于液相单相反应过程和液液相、气液相、气液固相等多相反应过程。用于气液相反应过程的称为鼓泡搅拌釜;用于气液固相反应过程的称为搅拌釜式浆态反应器。③有固体颗粒床层的反应器。气体或(和)液体通过固定的或运动的固体颗粒床层以实现多相反应过程,包括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移动床反应器、涓流床反应器等。④塔式反应器。用于实现气液相或液液相反应过程的塔式设备,包括填充塔、板式塔、鼓泡塔等。⑤喷射反应器。利用喷射器进行混合,实现气相或液相单相反应过程和气液相、液液相等多相反应过程的设备。⑥其他多种非典型反应器。如回转窑、曝气池等。
目前有关反应器的文献报道较多,例如公开号为CN101990457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管式反应器,包括:被布置在管式反应器壳体内的多个大体平行的反应管,所述反应管被间隔开,使得在操作期间传热流体能够在所述反应管之间流动,并且在所述反应管和所述传热流体之间传递热量;进口头,所述进口头限定了进口头空间,其中所述进口头空间与所述反应管的进口端流体连通,以及出口头,所述出口头包括出口头壳体和被定位在由所述出口头所限定的出口头空间内的至少一个插入件,其中所述插入件限定了出口头空间,所述出口头空间相对于由所述出口头所限定的出口头空间体积被减小,并且其中所述体积被减小的出口头空间与所述反应管的出口端流体连通并与反应器出口流体连通。
上述文献报道的反应器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反应器类似,都需要配置进料驱动机构,例如对于液体物料需要加料泵,对于固定物料需要外置的进料绞龙等,设置安装管式反应器本身、以及设置这些进料驱动机构需要占用较大的厂房空间,同时噪音污染严重,且容易造成物料外泄,对周围环境污染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自动进出料的反应器单元,能够实现物料的自动输送,不需要额外配置送料机构和出料机构,同时能够实现连续化生产。
一种能够实现自动进出料的反应器单元,包括:
带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的进料管壳,该进料管壳内设有用于将物料从第一进料口送入进料管壳内的推进式进料搅拌桨;
带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的出料管壳,该出料管壳内设有用于将物料从第二出料口送出的推进式出料搅拌桨;
所述的进料管壳的第一出料口和出料管壳的第二进料口通过转接管密封连通。
进料管壳和出料管壳的布置方式可根据需要选择直线型布置方式、U型布置方式等。为进一步降低设备占用空间,提高装置安装过程中的可调性,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料管壳和出料管壳呈U型布置;所述的推进式进料搅拌桨同轴设置在进料管壳顶部;所述的推进式出料搅拌桨同轴设置在出料管壳顶部。
第一进料口、第二出料口设置的位置可根据实际工艺需要确定,如下为两个优选的方案:
一种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的第一进料口设于进料管壳靠近底部的侧壁;所述的第二出料口设于出料管壳靠近底部的侧壁。采用这种方案时,进料比较平稳,反应过程中基本不受干扰,适于一些对流体流动平稳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另外一种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的第一进料口设于进料管壳靠近顶部的侧壁,其位置与推进式进料搅拌桨对应;所述的第二出料口设于出料管壳靠近顶部的侧壁,其位置与推进式出料搅拌桨对应。采用该技术方案时,进料和出料速度快,同时推进式进料搅拌桨的推进作用下,物料进一步混合,体系更加均匀,适于各种反应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迪邦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迪邦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59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