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硫化物样品预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25472.7 | 申请日: | 2014-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5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罗仲康;郑琦宏;徐继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硫化物 样品 预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硫化物样品预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硫化物样品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水体、沉积物、土壤及大气中常含有硫化物,硫化物毒性很大,是环境调查必测的监测项目。环境样品一般基质复杂,硫化物样品的监测很容易受到干扰。目前通用的硫化物样品预处理装置主要基于“酸化-吹取-吸收-测定”程序的分析方法设计的,该分析过程中需要外加气源,由此导致硫化物样品预处理结构较复杂、操作严格、准备时间长,并且由于通常采用开放体系进行气-液分离,而在气-液分离的起始阶段,由于气相中硫化氢浓度较高,气泡难以与吸收液充分接触,导致部分损失,以致回收率偏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有学者采用恒压内循环法进行硫化物样品预处理,基于此方法的硫化物样品预处理装置中为了保证恒压,需要配备压力调节器或恒压加酸瓶,由此,该装置结构比较复杂,携带不便,不利于野外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硫化物样品预处理装置,该预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携带方便,利于野外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硫化物样品预处理装置,包括加酸管、酸化反应瓶、两个结构相同的吹气塞、具有定时功能的循环流量计和吸收瓶,所述的加酸管与所述的酸化反应瓶通过至少一根玻璃管连通,所述的玻璃管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的玻璃管导通或者关闭的旋钮,所述的两个吹气塞分别为第一吹气塞和第二吹气塞,所述的第一吹气塞安装在所述的酸化反应瓶的瓶口处,所述的第二吹气塞安装在所述的吸收瓶的瓶口处,所述的第一吹气塞的进气口与所述的循环流量计的出 气口连通,所述的第一吹气塞的出气口与所述的第二吹气塞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的第二吹气塞的出气口与所述的循环流量计的进气口连通。
所述的第一吹气塞包括中空的球形塞体、与所述的球形塞体的底部连接的内接口和多孔曝气头,所述的第一吹气塞的出气口和进气口分别与所述的球形塞体连通,所述的第一吹气塞的内接口安装在所述的酸化反应瓶的瓶口内,所述的第一吹气塞的内接口、所述的第一吹气塞的球形塞体和所述的酸化反应瓶密封连接,所述的第一吹气塞的多孔曝气头位于所述的酸化反应瓶内,所述的第一吹气塞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的第一吹气塞的多孔曝气头连接,所述的第二吹气塞的内接口安装在所述的吸收瓶的瓶口内,所述的第二吹气塞的内接口、所述的第二吹气塞的球形塞体和所述的吸收瓶密封连接,所述的第二吹气塞的多孔曝气头位于所述的吸收瓶内,所述的第二吹气塞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的第二吹气塞的多孔曝气头连接。
所述的循环流量计包括气体流量计、流量控制开关、电源和定时器,所述的气体流量计分别与所述的流量控制开关、所述的电源和所述的定时器连接上。
所述的加酸管与所述的酸化反应瓶通过两根玻璃管连通,两根玻璃管分别为第一玻璃管和第二玻璃管,所述的第一玻璃管连通所述的加酸管与所述的酸化反应瓶的上部,所述的第二玻璃管连通所述的加酸管与所述的酸化反应瓶的下部,所述的第一玻璃管上设置有第一旋钮,所述的第二玻璃管上设置有第二旋钮。
所述的酸化反应瓶的瓶底厚度大于所述的酸化反应瓶的瓶身厚度,所述的吸收瓶的瓶底厚度大于所述的吸收瓶的瓶身厚度,所述的吸收瓶的瓶底外边沿超出所述的吸收瓶的瓶身外边沿。
所述的酸化反应瓶、所述的吸收瓶、所述的加酸瓶和所述的两个吹气塞均为玻璃材质,所述的酸化反应瓶和所述的第一吹气塞之间通过磨口密封连接,所述的吸收瓶和所述的第二吹气塞之间通过磨口密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以酸化反应瓶和吸收瓶液面上方的有限空气为气源,通过循环流量计抽取吸收瓶上部的空气,通过第一吹气塞对酸化反应瓶中的样品进行曝气分离并经酸化产生酸性气体;曝气后的气体与产生的酸性气体通过第一吹气塞的出气口进入第二吹气塞内,对吸收液进行再曝气,使酸性气体被吸收瓶内的吸收液吸收;被吸收液吸收后的气体经第二吹气塞的出气口再次进入循环流量计被抽吸,构成一次内循环,以此循环往复,直至产生的酸性气体被完全吸收,本实用新型实验中通过酸化反应瓶进行加酸反应,反应中循环系统内部压力始终保持恒定,分离-吸收结束 后取出吸收瓶内的吸收液进行含量分析不需压力调节器,不需外加恒压加酸器,能够定时控制反应时间,曝气充分反应时间短,操作方法更加简便,便于携带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254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饲料
- 下一篇:一种羊饲料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