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吹气驱渣的顶吹气枪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66778.2 | 申请日: | 2014-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6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 发明(设计)人: | 余明红;陶胜心;邓品团;丁金发;王安军;李胜超;徐诚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7/064 | 分类号: | C21C7/064;C21C1/02;F27D25/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吹气 顶吹 气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吹气驱渣的顶吹气枪。
背景技术
在炼钢生产中,普遍采用喷吹法和机械搅拌法进行铁水脱硫,铁水脱硫后的脱硫渣使用扒渣设备通过机械扒渣法进行扒除,扒渣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铁水损失量以及后工序的产品质量。因采用单一的机械扒渣法存在作业时间长等缺陷,特别是进入扒渣后期,由于铁水表面渣量减少,因而随渣带出的铁水量大幅增加,扒渣不净则会造成后工序返硫影响产品质量。因此,需要采用辅助方式进行驱渣,使脱硫后渣聚集,以提高扒渣效率,降低铁水亏损量。
现在,通常使用顶吹气枪来进行辅助驱渣。普遍采用单孔直接喷型结构的顶吹气枪,这种结构的顶吹气枪使用一个直管型的气管将气体直接吹出。但是,这种顶吹气枪存在扒渣效率低以及铁水喷溅大的缺点。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吹气驱渣的顶吹气枪,旨在提高扒渣效率,同时降低吹气驱渣过程中的铁水喷溅高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吹气驱渣的顶吹气枪,包括进气管以及多个与所述进气管连通的喷气管,其中,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多个喷气管形成供气体流通的多个喷气通道,气流经所述进气管进入所述喷气通道内经所述喷气管喷出,所述进气管的轴线与所述多个喷气管的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均为钝角。
优选地,所述顶吹气枪还包括连接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多个喷气管的连接腔体,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多个喷气管均固定于所述连接腔体上。
优选地,所述顶吹气枪还包括包覆于所述进气管、所述多个喷气管以及所述连接腔体上的耐高温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耐高温保护层之间,以及所述连接腔体的外侧壁与所述耐高温保护层之间均设有锚固件,所述耐高温保护层使用高强度浇注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耐高温保护层包括包覆于所述进气管上的上端部,以及包覆于所述多个喷气管和所述连接腔体的外侧壁上的下端部,该下端部与所述上端部连接,其中,所述上端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下端部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上端部与所述下端部为分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喷气管的一端上套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顶吹气枪和外部气源管道的连接法兰。
优选地,所述连接法兰上远离所述喷气管的一端上设有环形的凸台。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的轴线与所述多个喷气管的轴线形成的夹角相等。
优选地,所有所述喷气管位于所述进气管的同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顶吹气枪,通过设置多个喷气管达到多孔喷气的目的,分散了进入铁水中的气流,可大大提高了扒渣效率,从而缩短了扒渣作业时间,降低了铁水损失量,同时还可降低吹气驱渣过程中的铁水喷溅高度,使驱渣更加平稳。另外,进气管的轴线与多个喷气管的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均为钝角,也即相对于现有技术改变了出气口的喷吹气体角度,从而使脱硫后脱硫渣可以迅速聚集,使铁水裸露面积增大,进而有效的改善了扒渣条件,简化了扒渣动作,大大降低了扒渣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吹气驱渣的顶吹气枪优选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吹气驱渣的顶吹气枪优选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吹气驱渣的顶吹气枪,包括进气管10以及多个与进气管10连通的喷气管20,其中,进气管10与多个喷气管20形成供气体流通的多个喷气通道,气流经进气管10进入喷气通道内经喷气管20喷出,进气管10的轴线与多个喷气管20的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均为钝角。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喷气管20设置有四个,当然在其它变形实施例中,喷气管20也可设置为其它数量,只要喷气管20数量大于或等于两个均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67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程辊底式固溶退火炉
- 下一篇:双球铰螺柱式转炉连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