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款非球面指纹采集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32335.1 | 申请日: | 2014-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5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王佳楠;胡绘珠;何笛;张炜明;吴玉宽;张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鸿达光电子与生物统计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20 | 分类号: | G06K9/2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1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款非 球面 指纹 采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薄款非球面指纹采集仪,属于活体指纹采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存在多种单指指纹采集仪和指纹模块,采集仪一般放置在办公桌上独立应用,指纹模块一般与指纹门锁配套。不过都存在一个问题,相对体积较大。国内外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体积较小的单指采设备一般采用等腰直角棱镜作为指纹采集棱镜,体积一般为21mm*25mm*61.5mm,如图1所示。很多手持核验设备和指纹门锁、指纹箱包、指纹保险柜等产品需要嵌入指纹采集设备时,体积较大就成为了一个很关键的制约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款非球面指纹采集仪,采集棱镜采用双斜面设计结构,采集设备整体厚度仅仅为13毫米,解决了现有采用等腰直角棱镜的指纹采集仪体积过大无法嵌入指纹产品的缺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款非球面指纹采集棱镜,其特征在于:
上下平行的指纹采集面和反射面,前后两端的成像面和透光面,两侧的侧反光面,其中,成像面为75度斜面,75度斜面镀有金属反射膜,用于光线反射;底部的反射面与侧反射面之间设有2个65度倒角的斜反射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款非球面指纹采集仪,其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主要由壳体、光源、控制电路系统及指纹采集光学系统构成;所述的指纹采集光学系统包括在壳体中顺应光路分布设置的指纹采集棱镜、光阑、非球面透镜、反射镜;光源固定在指纹采集棱镜的下方;控制电路系统与光源连接控制其工作;非球面透镜位于指纹采集棱镜右侧,其光轴与指纹采集棱镜成像光轴重合,反射镜位于非球面透镜右侧,指纹采集棱镜、非球面透镜、反射镜的中心位于同一光轴上,光线经过反射镜的反射,图像到达CMOS指纹采集电路;指纹采集光学系统的指纹采集棱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薄款非球面指纹采集棱镜,其特征在于:上下平行的指纹采集面和反射面,前后两端的成像面和透光面,两侧的侧反光面,其中,成像面为75度斜面,75度斜面镀有金属反射膜,用于光线反射;底部的反射面与侧反射面之间设有2个65度倒角的斜反射面,将光线导入采集面。
本实用新型指纹采集光学系统中的非球面透镜优化了和提高了大视场的成像质量,提高了指纹图像边缘的细节分辨能力,便于提取到更多的特征点。反射镜将光路折转的作用,大大减小了光学系统的体积,让整个设备体积更小巧、便于携带和安装。同时使得CMOS指纹采集电路平铺在采集仪底部,也为电子元器件争取到了最大的可利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指纹采集光学系统中的指纹采集棱镜采用75°度斜面成像面和2个65度斜反射面结构,使光线在水平方向的路线沿长,在竖直方向上的路线缩短,因此,指纹采集光学系统的高度能够大大降低,指纹采集设备的体积得以缩小,便于嵌入手持机、核验设备、指纹虹膜一体机等指纹复合设备,解决了采集仪产品在应用上受空间限制的问题,便于嵌入式安装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等腰直角棱镜结构的指纹采集仪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指纹采集光学系统结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指纹采集棱镜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指纹采集棱镜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指纹采集棱镜俯视图;
图中,1、指纹采集棱镜;1.1、指纹采集面;1.2、反射面;;1.3、成像面;1.4、透光面;1.5、斜成像面;2、光阑;3、非球面透镜;4、反射镜;5、CMOS指纹采集电路;6、控制电路系统;7、壳体;8、绿色高亮LED光源;9、指纹采集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图3~图5所示,指纹采集棱镜1的结构包括:上下平行的指纹采集面1.1和反射面1.2、前后两端的成像面1.3和透光面1.4,两侧的侧反光面1.6(参见图5),厚度为7.5mm、长度30mm、宽度25mm;其中,成像面1.4为75度斜面,75度斜面镀有金属反射膜,用于光线反射;底部的反射面1.2与侧反射面1.6之间设有2个65度倒角的斜反射面1.5(参见图4),将led光线导入采集面;指纹采集棱镜1由K9玻璃制成,折射率=1.51630,色散=0.00806,阿贝数=64.06。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鸿达光电子与生物统计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长春鸿达光电子与生物统计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23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农耕机的锥度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腌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