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陶瓷自动打磨机的负压打磨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6901.1 | 申请日: | 2014-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9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贺珊娜;罗文旺;杨勤富;杨勤安;陈武平;杨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州新马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广东祁增颢律师事务所 44318 | 代理人: | 曾琦 |
地址: | 514247***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陶瓷 自动 打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座,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陶瓷自动打磨机的负压打磨座。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陶瓷自动打磨机的打磨座,主要由支座、负压管及设置在支座上端面边缘的胶环组成,在支座上端面边缘设有与待打磨的陶瓷坯体相适应的环形斜面,而胶环就设置在该环形斜面上。这种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下述的缺点:胶环的厚度有限,在使用一两个月后,胶环被坯体挤压、磨损而使得厚度变薄,且整体厚度出现不均匀的情况,这就使得在打磨机抽负压时,打磨座出现漏气情况,使得打磨座无法将陶瓷坯体吸附稳固,在打磨中就会出现陶瓷坯体移,造成打磨位置错误或者陶瓷坯体被打磨头打碎的情况,造成打磨报废率较高,影响生产效率,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且效果良好的用于陶瓷自动打磨机的负压打磨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陶瓷自动打磨机的负压打磨座,包括圆台形的支座,在支座中心位置设有通孔,通孔底部连接有负压管,负压管与外部负压源连接,其中所述支座上端面的通孔内连接有与待打磨陶瓷坯体相适应的负压吸盘,在负压吸盘中心设有与负压管相连通的负压孔;在负压吸盘内设有过滤棉垫;支座上端面边缘沿周向设有与待打磨的陶瓷坯体相适应的定位斜面。
上述的一种用于陶瓷自动打磨机的负压打磨座中,所述负压吸盘由连接胶管及一体成型在连接胶管其中一端的胶盘构成,胶盘通过连接胶管与支座连接;负压孔为连接胶管的内孔。
上述的一种用于陶瓷自动打磨机的负压打磨座中,所述支座中心位置的通孔由与负压管相适应的定位沉孔和设置在定位沉孔内底部的连接孔组成,连接孔的孔径小于定位沉孔的孔径;所述负压吸盘连接在连接孔内;在定位沉孔侧边的支座上设螺纹孔,在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负压管穿设在定位沉孔内且通过定位螺栓固定。
上述的一种用于陶瓷自动打磨机的负压打磨座中,在定位沉孔内底部设有环形胶垫,所述环形胶垫的内径与负压管的内径相适应。
上述的一种用于陶瓷自动打磨机的负压打磨座中,所述负压孔内插设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与负压孔之间为过盈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支座上设置负压吸盘,由于在抽负压时,负压吸盘与陶瓷坯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而且负压吸盘会随着陶瓷坯体的挤压以及抽负压而相应地发生形变,这就有效地减少了磨损。在使用三五个月后,即使出现少量磨损,也因为负压吸盘与陶瓷坯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而不会造成漏气现象,使得使用寿命显著提高;同时,为防止灰尘进入设备内部,在负压吸盘内设置有具有一定弹性形变的过滤棉垫,用于过滤灰尘,保证整个设备可以长期正常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地,为方便负压吸盘的安装,在负压孔内过盈连接定位套,通过定位套和支座配合挤紧负压吸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支座1、定位斜面1a、定位沉孔1b、连接孔1c、负压管2、负压吸盘3、负压孔3a、连接胶管3b、胶盘3c、过滤棉垫4、定位螺栓5、环形胶垫6、定位套7。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陶瓷自动打磨机的负压打磨座,包括圆台形的支座1,在支座1中心位置设有通孔,该通孔由定位沉孔1b和设置在定位沉孔1b内底部的连接孔1c组成,连接孔1c的孔径小于定位沉孔1b的孔径;定位沉孔1b内连接有相适应的负压管2,负压管2与外部负压源连接;同时,在定位沉孔1b侧边的支座1上设螺纹孔,在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5,所述负压管2穿设在定位沉孔1b内且通过定位螺栓5固定;在支座1上端面的连接孔1c内连接有与待打磨陶瓷坯体相适应的负压吸盘3,在负压吸盘3中心设有与负压管2相连通的负压孔3a;具体地,所述负压吸盘3由连接胶管3b及一体成型在连接胶管3b其中一端的胶盘3c构成,胶盘3c通过连接胶管3b与连接孔1c配合实现与支座1连接;负压孔3a为连接胶管3b的内孔;在负压吸盘3内设有过滤棉垫4;支座1上端面边缘沿周向设有与待打磨的陶瓷坯体相适应的定位斜面1a。
同时,为考虑结构整体的密封性,在定位沉孔1b内底部设有环形胶垫6,所述环形胶垫6的内径与负压管2的内径相适应。采用这种结构,只需要一个环形胶垫6,即可同时实现对上下两侧结构的密封,结构紧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州新马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梅州新马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6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