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水构筑物抗浮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29868.X | 申请日: | 2014-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9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娟;骆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 |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 地址: | 41001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蓄水 构筑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水排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蓄水构筑物底部的抗浮装置。
背景技术
蓄水构筑物很大部分会设计为半埋式或全埋式,由于地下水位的影响,经常需要采取抗浮措施,以抵抗高水位时水浮力对构筑物引起的破坏。在一般的设计中经常采用配重、设抗浮锚杆、抗浮桩等方式抗浮,但是造价高或对地基要求较高,不能普遍推广使用。如何使造价低又能适合各种地基得使构筑物的抗浮问题得到解决,仍是业界难以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内容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强的构筑物抗浮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种蓄水构筑物抗浮装置,包括设置于构筑物地基的排渗层,排渗层连通设置于构筑物地基外的若干集水井。
所述排渗层内设置有由集渗管和排渗管组成的集水管网,集渗管沿构筑物地基的横向和纵向交错布置,排渗管位于构筑物地基底部的外轮廓线之外,集渗管的两端与排渗管连通。
所述排渗管由横向管和纵向管围成四方形,集水井位于四方形的各顶点处汇集渗水。
所述集水井内设置有抽水泵将其内收集的渗水抽出地面排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构筑物地基的底部设置排渗层,通过布置在排渗层内的集水管网将排渗层内的渗水收集至集水井,然后通过抽水泵将收集的渗水及时抽出地面排出,避免构筑物地基内渗水产生浮力破坏构筑物的稳定性。对地基没有特殊要求,同时制作成本低。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通用性强、结构简单、造价低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种蓄水构筑物抗浮装置,包括设置于构筑物地基3底部的排渗层1,排渗层1连通设置于构筑物地基3外的若干集水井2。
排渗层1采用透水性强的材质,其厚度根据构筑物的实际要求确定。排渗层1内设置有由集渗管11和排渗管12组成的集水管网,集渗管11沿构筑物地基3的横向和纵向交错布置,排渗管12位于构筑物地基3的外轮廓线之外,由横向管和纵向管围成四方形,集渗管11的两端分别与相应方向的排渗管12连通,集水井2位于四方形的各顶点处汇集渗水。集水井2内设置有抽水泵4将其内收集的渗水抽出地面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在构筑物地基3的底部设置排渗层1,通过排渗层1内的集水管网将排渗层1内的渗水收集至集水井2,然后通过抽水泵4将收集的渗水及时抽出地面排出,避免构筑物地基内渗水产生浮力破坏构筑物的稳定性。对地基没有特殊要求,同时制作成本低。
为了更好的减少进入构筑物地基范围内的地下水,还可以在构筑物四周的回填物内、本装置的外围设置防渗墙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98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履带式矿用装卸扒渣机
- 下一篇:挡土墙砌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