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失模铸造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33391.8 | 申请日: | 2014-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8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 发明(设计)人: | 蔡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正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宋敏 |
| 地址: | 54500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失 铸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消失模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V法铸造和消失模铸造同为我国同时期引进的第三代物理成形铸造技术,消失模铸造技术的推广和发展迅速,发展势头良好,铸件质量和工艺工装技术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企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和提升。近年来,因环保、能耗和劳动力的限制使得大量的国外铸件生产转入中国。同时,国内铸件需求亦不断增加。客户在不断提高铸件内部质量要求的同时,也不断提高对铸件表面质量的要求。然而,中国铸造行业的一片繁荣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加重、能源消耗增加和重体力劳动力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我国加大对铸造行业的限制,抬高铸造企业准入门槛,促使国内铸造技术和铸造企业更新换代。
V法铸造和消失模铸造一起被誉为“21世纪铸造新技术”和“绿色铸造技术”,既符合国家“绿色制造”产业政策又符合企业效益需求和客户的产品质量需求。消失模铸造技术在铸铁领域广泛应用和推广,铸铁类铸件质量得以大幅提高,使得客户对铸钢件质量的期冀不断增强,促使铸钢企业在V法铸造和消失模铸造技术方面投入越来越多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中小型铸钢企业。缘于国家对铸造企业更高的准入要求,新增铸造企业和原有铸造企业的扩建均面临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方面的评审尤其严格。企业铸造技术的创新一来提高了铸造技术水平,同时也易于获得高新技术企业性的国家扶持。这样一来,V法铸造和消失模铸造作为“绿色铸造技术”的优势就更加突出,成为新增铸造企业和铸造企业扩建的首选。V法铸造和消失模铸造在适用方面存在差异,铸钢企业更多选择V法铸造技术,近年来,V法铸造成套设备、工装模具制作水平、关键原辅材料(EVA薄膜、涂料等)的保证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铸造企业投入V法铸造生产实践,消失模铸造工艺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近十年来,由于产业结构和节能减排等国策的导引V法铸造在中国,尤其是黑色合金铸件领V法铸造的市场拓展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V法铸造借短流程政策得以拓展
短流程具有巨大地成本优势。高炉铁水量大,而V法铸造造型周期较短,而且适 合生产较大铸件,V法铸造与短流程结合成为继球铁离心铸管之后最受欢迎的生产模式。目前表现在V法铸造短流程的产品仅仅是配重,高炉铁水成分好一点的企业也做减速壳体、机床床身及其它石油机械配件。迄今为止,我国将高炉短流程与V法铸造嫁接的的企业有20多家:徐州翔盟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山东桓台国力集团;辽宁阜新太克集团;四川雅安天全县金鑫铸业公司;山西太谷县苏晋源铸造公司;福建大田鑫鹭峰实业有限公司;哈尔滨钢飞集团;河北遵化三河铸造厂等。
虽然目前这类刚上铸造的钢铁企业在铸造方面的技术把握能力显得不够,很大一部分企业还不能通过高炉与电炉双联的办法尝试生产质量要求高一点的铸件,但是这类企业为了越过国家对高能耗低产能高炉的淘汰门槛,也为了通过延伸生产链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利润空间,肯定会陆续加大技术提升方面的改进和投入,V法铸造占领这种厚大笨重并且质量要求较低的铸件市场或许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国内400立方以下的高炉企业数量全靠走这类简单件显然也不可能,哪怕是所有工程机械最好的时候,装机数量也不可能满足的了这么多高炉企业的产能。因此,高炉短流程与V法铸造的结合将陆续拓展到诸如机床床身,汽车配件等相对高档的类型。
2.V法铸造在大型铸铁箱体类铸件上的拓展我国约有十余家企业采用V法铸造生产石油机械行业抽油机用齿轮减速机箱体。齿轮减速箱体内腔简单,易采用消失模铸造工艺生产。但工程车用齿轮箱体内腔复杂,一般都采用树脂砂工艺或者消失模工艺铸造。
3.V法铸造在铸钢件上的拓展
V法铸造产品已经由原来铸铁配重等较简单件,发展到现在无论是内部质量还是装配性要求都比较高的桥壳,制动鼓,摇枕,侧架等汽车,工程机械,铁路机车等关键性配件。目前国内的400多家V法企业铸铁件占了80%左右,而在这之中配重占了50%以上。但是以桥壳为代表的铸钢件开始逐步成为V法铸造产品新的方向。域拓展迅速,呈蓬勃发展之态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正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正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7333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失模数控切塑台
- 下一篇:一种制动鼓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