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冷服务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90872.5 | 申请日: | 2014-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4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历军;沈卫东;范娟;刘广辉;吴宏杰;童中原;张卫平;孙振;王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 地址: | 10019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冷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第二壳体容纳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服务器主板、CPU、多个电子元件;第一壳体的内部充满硅油;在第一壳体的顶部和第二壳体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将来自第一壳体的硅油导入至第二壳体的通道,其中,该通道、该第二壳体包括用于将来自第一壳体的硅油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第二壳体进一步包括用于将经过冷却的硅油回流至第一壳体的管道;该通道和该管道使硅油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液冷循环。本发明通过在硅油从第一壳体向第二壳体转移时对其进行自然冷却,避免了繁琐的冷却过程和复杂的冷却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液冷服务器。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计算机大多依靠冷空气给机器降温,但是,传统的风冷模式是一种传热过程复杂的间接接触进行冷却的方式,因此,其普遍存在着接触热阻及对流换热热阻大的问题,那么当热阻总和较大时,换热效率必然较低,那么这种风冷模式的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就需要较低的室外低温热源,从而提高机器内外的温差,进而引导换热过程的进行,显然,这是一种降温效率低且对外界环境要求高的冷却方式。
而众所周知,蒸发冷却的方式显然要比这种间接冷却的风冷模式要高效的多,因为,蒸发冷却是利用液体沸腾时的汽化潜热来带走热量的,而由于液体的汽化潜热要比它的比热大很多,因此,蒸发冷却这种高效的降温方式逐渐被人们应用到计算机中,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基于蒸发冷却原理的液冷服务器。
那么就现有的液冷服务器来说,根据其使用的冷却液的不同可划分为多种类型的液冷服务器,例如,市场上最多的便是以水作为冷却液的服务器,但是由于含有杂质的水是一种良导体,那么这种液冷服务器在使用过程中就容易造成电路板短路,因此,这种水冷服务器是用户需要承担较大的安全风险的。
那么针对水冷服务器所存在的短路问题,目前又衍生出了很多使用绝缘冷却液的液冷服务器,但是这种液冷服务器不论采用的是浸没式直接液冷系统还是间接液冷系统均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服务器内部或外部需要专门设置一个对冷却液的热蒸汽或热流体进行二次冷却处理的装置,即,在将冷却液的热蒸汽或热流体导出后,还需要将其导入至一个冷却装置来对其进行二次冷却,然后,再将完成冷却的冷却液回流至服务器的发热源,显然,这种存在二次冷却处理的液冷服务器是存在着的构造复杂、流程繁琐、体积庞大、使用场所受限的问题的。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液冷服务器,能够使硅油从第一壳体向第二壳体转移时就对其进行自然冷却,避免了繁琐的冷却过程和复杂的冷却步骤;并且,通过将经过自然冷却后的硅油通过第二壳体的通道回流至第一壳体之中,从而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形成了液冷循环,提高了对液冷服务器的冷却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冷服务器。
该液冷服务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
第二壳体容纳有第一壳体;
第一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服务器主板、CPU、多个电子元件;
第一壳体的内部充满硅油;
在第一壳体的顶部和第二壳体的顶部之间形成有用于将来自第一壳体的硅油导入至第二壳体的通道,其中,该通道、该第二壳体包括用于将来自第一壳体的硅油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
第二壳体进一步包括用于将经过冷却的硅油回流至第一壳体的管道;
该通道和该管道使硅油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液冷循环。
其中,该冷却装置包括翅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908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时长监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在线式UPS的控制装置及在线式U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