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绝缘衬板,包括该衬板的封装模块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61459.6 | 申请日: | 2014-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6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友;吴义伯;戴小平;徐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1L23/473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绝缘 包括 封装 模块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散热绝缘衬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金属化层(11)、陶瓷层(12)、下金属化层(13)和金属柱阵列(14),所述上金属化层(11)位于所述陶瓷层(12)的上表面,所述下金属化层(13)位于所述陶瓷层(12)的下表面,所述陶瓷层(12)位于所述上金属化层(11)与所述下金属化层(13)之间,所述金属柱阵列(14)与所述下金属化层(1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绝缘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阵列(14)位于所述下金属化层(13)的下表面,并与所述下金属化层(13)连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绝缘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阵列(14)包括若干按照一定间距成阵列状排布的金属柱,所述金属柱的高度在0.5mm~5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绝缘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阵列(14)的材料成分选自于包括金属铜、铝、镍、铜铝合金、铜锌合金、铜镍合金、铜钼合金、铜锡合金、铜银合金、铜钨合金、铜锰合金、铜铅合金、铜磷合金、铜硅合金、铜钛合金在内的任意一种材料或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绝缘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的形状选自于包括圆柱形、圆锥形、方形、菱形、楔形在内的任意一种。
6.一种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外壳(2)、液冷散热器(3),以及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绝缘衬板(1),所述封装外壳(2)位于所述散热绝缘衬板(1)的上部,所述散热绝缘衬板(1)设置在所述液冷散热器(3)的上表面,通过所述封装外壳(2)将所述散热绝缘衬板(1)固定并封装在所述液冷散热器(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外壳(2)包括主体框(21)、衬板定位部(22)和外壳安装孔(23),所述衬板定位部(22)位于所述主体框(21)的底部内侧,用于对所述散热绝缘衬板(1)进行定位;所述衬板定位部(22)同时位于所述散热绝缘衬板(1)四周边缘的上方,并与所述散热绝缘衬板(1)的陶瓷层(12)紧密接触;所述外壳安装孔(23)位于所述主体框(21)的底部边缘,用于实现所述散热绝缘衬板(1)与所述液冷散热器(3)之间的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器(3)包括基体(31)、散热通道(32)、冷却液(33)、衬板定位槽(34)、安装孔(35)和管道(36),所述散热通道(32)设置在所述基体(31)的内部;所述衬板定位槽(34)位于所述散热通道(32)上部边缘的基体(31)上,用于所述散热绝缘衬板(1)的固定安装;所述冷却液(33)从位于所述基体(31)一端的管道(36)流入,经过所述散热通道(32)由位于所述基体(31)另一端的管道(36)流出;所述安装孔(35)设置在所述基体(31)边缘与所述封装外壳(2)上的外壳安装孔(23)相对应的位置,所述液冷散热器(3)通过所述安装孔(35)实现与所述封装外壳(2)的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31)的内部设置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散热通道(32),两个以上的所述散热通道(32)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散热通道(32)的内部沿所述冷却液(33)流动方向设置有若干隔板(37);所述隔板(37)将所述散热通道(32)隔离成S形管道,所述冷却液(33)流经该S形管道,对位于所述散热通道(32)上方的散热绝缘衬板(1)进行冷却。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外壳(2)位于所述液冷散热器(3)的表面上方,并通过所述外壳安装孔(23)将所述封装外壳(2)固定在所述液冷散热器(3)的表面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绝缘衬板(1)位于所述液冷散热器(3)的衬板定位槽(34)内,并位于所述封装外壳(2)的衬板定位部(22)的下部,所述散热绝缘衬板(1)、封装外壳(2)和液冷散热器(3)相互紧密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7-9、11中任一项所述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柱阵列(14)位于所述散热通道(32)的内部,并与所述冷却液(33)直接接触。
13.一种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封装模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焊接有半导体芯片、且带有金属柱阵列(14)的散热绝缘衬板(1)安置在液冷散热器(3)的衬板定位槽(34)内;
S102:将带有衬板定位部(22)的封装外壳(2)安置在散热绝缘衬板(1)的上方,将所述封装外壳(2)装配至所述液冷散热器(3)上,通过所述封装外壳(2)将所述散热绝缘衬板(1)固定并封装在所述液冷散热器(3)上;
S103:完成具有散热绝缘衬板(1)的封装模块的构建,通过所述散热绝缘衬板(1)上的金属柱阵列(14)实现从焊接在所述散热绝缘衬板(1)上的半导体芯片到所述冷却液(33)之间的直接液冷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614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板滤波棉自动贴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安装结构的等离子发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