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肥绿茶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94944.6 | 申请日: | 2014-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3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夏安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安娜 |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5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肥 绿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肥绿茶,还涉及该减肥绿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或者整 形、烘干等典型工艺制作而成的产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冲泡后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 叶的绿色主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血脂和减肥。吸烟者可减轻尼古丁伤害。绿茶是未 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 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 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 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 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 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中国生产绿 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 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肥胖问题也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世界性问题之一,肥胖不仅给人们带来自身形态的 烦恼,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同时也会由于体重的增加,造成心脏功能超负荷,引起冠心 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从而使预期寿命缩短。
配制茶在我国茶叶加工上已有悠久的历史,是对茶叶产品风味、质量改善及特色产 品开发上一大进步和革新,进一步发展配制茶是茶叶生产中的一个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减肥功效的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减肥绿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绿茶20份、麻黄 2-4份、山楂2-4份、白术1-3份、茯苓1-3份。
作为改进所述减肥绿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绿茶20份、麻黄3份、山楂3份、 白术2份、茯苓2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减肥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绿茶的准备:
1.1采摘:选择绿茶的新梢芽叶发育较成熟且正形成驻芽的中、小开面采二叶为制茶 原料;
a)晒青:将制茶原料在气温为20~25℃的晴朗下午进行萎凋,晒青时间10min, 萎凋后鲜叶的含水量下降至少10%;
b)凋萎:在恒温恒湿通风室内进行萎凋4h;萎凋过程中,通风室内的萎凋温度 为20-24℃,通风室内相对湿度为60~70%RH,通风室内维持通风,导入室 外新鲜空气;
c)摇青:将步骤(3)处理后的绿茶在摇青机内摇青20-40min;
d)二次凋萎:在恒温恒湿通风室内进行萎凋1-3h;二次萎凋过程中,通风室内 的萎凋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为60~70%RH,通风室内维持通风,导入 室外新鲜空气;
e)杀青:220℃-230℃进行杀青作业1-3min,杀青后摊凉回润;
f)揉捻:在温度为20-22℃、湿度为82~88%的环境下进行揉捻,当茶叶的细胞 破损率达70%以上,80%以上的叶片形成紧结的条索,茶汁充分外溢粘附于 叶表,茶叶局部呈泛红色时停止揉捻;
步骤二,将麻黄和山楂切成小片,自然晾干;
步骤三,将绿茶、麻黄、山楂、白术和茯苓混匀,即得。
其中,步骤二中,切片尺寸在1cm×1cm以下。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减肥绿茶,其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采用绿茶、麻黄、 山楂、白术和茯苓的组合,长期食用具有减肥的功效。
本发明通过合理选择中药组分获得减肥绿茶,其组方科学、用量合理,绿茶为君药, 其具有多方面的作用,饮用绿茶不仅能够减肥减脂、平肝益血,而且还可以保护肝脾; 麻黄作为丞药其能够协同绿茶达到更好的减肥作用;山楂和白术作为佐药配合君臣药助 减肥;茯苓作为使药,不仅能够配合其他组方起作用,而且还具有调节味道和香气的作 用。
本发明的绿茶经100人试饮,每人每日在早餐时饮用一次,每次150ml,饮用3个 月后,均有明显的减肥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减肥绿茶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安娜,未经夏安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949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软件子层的动态插入和去除
- 下一篇:平版印刷版前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