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入异源代谢途径的产1-丙醇微生物及使用所述微生物生产1-丙醇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191750.1 | 申请日: | 2014-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3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袁其朋;申晓林;肖灵晨;王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0;C12P7/04;C12R1/1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入 代谢 途径 丙醇 微生物 使用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入1-丙醇代谢途径的产1-丙醇微生物及使用所述微生物有效生产1-丙醇的方法,更确切的说,本发明涉及导入1-丙醇代谢途径和抑制其副产物乳酸生产的微生物,以及使其高效生产1-丙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1-丙醇在医药工业中常用于生产丙磺舒(Probenecid),红霉素(Erythrocin),丙基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2,5-吡啶二甲酸二丙酯(2,5-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 dipropyl phthalate)等药物,由于其具有淡淡的香味,也可用于制造洗发水,润肤乳,和指甲油等化妆品和护肤品,1-丙醇还可用作植物油天然橡胶和树脂,某些合成树脂,聚乙烯缩丁醛,乙基纤维素等的溶剂,在工业上,还常在苯胺印刷术中用于制造油墨的溶剂。工业上主要用来合成乙酸丙酯(Propyl acetate),正丙胺(Propylamine)等化工产品的原料,也可用于生产醋酸纤维,或者作为增塑剂,金属脱垢剂使用。1-丙醇还可以在喷气燃料中用来控制胶凝体生成,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用来代替沸点较低的乙醇作为反应溶剂。
由于1-丙醇的广泛用途及高价值,1-丙醇的生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化学合成法上。在石油化学工业上,1-丙醇主要是以乙烯(Ethene)为原料,经过一氧化碳和氢气合成反应产生丙醛(Propionaldehyde),然后再由丙醛加氢制得。所用催化剂有:钴或铑的羰基化合物,骨架催化剂(如镍、铜),钌络合物等,这些催化剂中,在工业上最常使用骨架催化剂,但是在液相加氢反应中,大多采用镍系催化剂进行催化反应,而气相加氢反应中,大多使用了铜系催化剂。此外,1-丙醇也可利用低级烷烃的氧化液生产,在工业生产中,利用马铃薯或者谷物发酵生产乙醇时,1-丙醇也是常见的副产物。由于化学合成法合成1-丙醇必须使用高温,高压及贵重金属催化剂,且副产物较多,给下游分离纯化带来困难,合成成本较高,限制了化学合成法的发展。所以人们已经积极开始研究生物法来生产1-丙醇。
自然界中很多微生物可以合成1-丙醇,如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和梭状芽胞杆菌属(Clostridium)等,这些细菌利用碳源的种类各不相同,并且这些菌生产1-丙醇时产生较多的副产物,如:乙醇(Ethanol),乳酸(Lactate),醋酸(Acetate),甲酸(Formate)等,这些底物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目的产物的产生,并且这些菌株并不是成熟的模式生物,有些有一定的致病性,存在遗传背景不清楚,基因操作方法不成熟等问题。大肠杆菌具有生物量较大,发酵周期短,生物背景明确,并且产生较少或者不产乙醇,丁酸等副产物,因此,我们使用了模式生物大肠杆菌作为生产菌株,引入人工合成途径,达到利用葡萄糖生产1-丙醇的目的。
2008年,Atsumi等人在大肠杆菌中构建了利用葡萄糖生产1-丙醇的代谢途径,该途径依赖于酮酸的代谢途径,引入了两个中间代谢产物的关键酶来生产1-丙醇,经过一系列代谢网络的优化,1-丙醇的最终达到产量1g/L。另外一种1-丙醇代谢途径是通过1,2-丙二醇在二元醇脱水酶(Diol dehydratase)的作用下生产1-丙醛,再由乙醇脱氢酶(Primary alcohol dehydrogenase)催化脱氢转化为目的产物,Rachit等人在大肠杆菌中构建了这一合成途径,最终得到的约0.8g/L的1-丙醇(见图1)。这两种方法,都经过大肠杆菌中的碳代谢流量较少的代谢途径,导致了下游产物无法大量合成,限制了目的产物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917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