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稳定风量的流体化浮动床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039507.8 | 申请日: | 2014-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1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林易成;林子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源环境科技企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12 | 分类号: | B01D53/12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稳定 风量 流体 浮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可稳定风量的流体化浮动床,尤指一种于流体化浮动床底部与待净化废气来源端间所连结的进气管叉接一补气管,且于补气管设置有补气风机与逆止阀的设计。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流体化浮动床10,内部以多孔板11分隔成数层,并于多孔板11下方设置气流分散板12,吸附材20由流体化浮动床10顶端落下,而在多孔板11的上方形成浮动层,并沿着多孔板11一层一层的开口部落下,待净化废气由进气管13送入流体化浮动床10的底部,废气借气流分散板12分散后,乃于多孔板11上方与由上落下的吸附材20接触,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被吸附于吸附材20的孔洞内,废气即可成为净化气体并从塔顶排放;其中,为了避免吸附材20于流体化浮动床10塔内浮动不佳或过速吹出,塔内风速必须设计在一定区间内(一般为1m/s±25%),以维持稳定的吸附净化品质。
次者,流体化浮动床10配合待净化废气来源端30的风压与风量进行设计,而待净化废气来源端30的风压必须大于流体化浮动床10与进气管13所造成的风压损失,即可根据待净化废气来源端30全负载的风量设计固定规格的流体化浮动床10,使得流体化浮动床10塔内风速在一定区间内,但当待净化废气来源端30未全负载时,将导致风量不足而间接影响流体化浮动床10塔内的风速不足,造成吸附材20于流体化浮动床10塔内浮动不佳,无法维持稳定的吸附净化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可稳定风量的流体化浮动床,其具有维持稳定吸附净化品质的功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稳定风量的流体化浮动床,于流体化浮动床底部与待净化废气来源端间连结一进气管,该进气管叉接一补气管,该补气管设置有补气风机与逆止阀,而该流体化浮动床内部以多孔板分隔成数层,并于多孔板下方设置气流分散板,且令吸附材由流体化浮动床顶端落下;借此,当由该进气管送入流体化浮动床底部的废气风量降低时,则借该补气风机的运转予以补足,致使送入流体化浮动床的风量维持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维持稳定吸附净化品质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流体化浮动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流体化浮动床
11多孔板
12气流分散板
13进气管
14废气风机
20吸附材
30待净化废气来源端
40补气管
41补气风机
42逆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于流体化浮动床10底部与待净化废气来源端30间连结一进气管13,该进气管13叉接一补气管40,该补气管40设置有补气风机41与逆止阀42,而该流体化浮动床10内部以多孔板11分隔成数层,并于多孔板11下方设置气流分散板12,且令吸附材20由流体化浮动床10顶端落下;其中,待净化废气来源端30的废气由该进气管13送入流体化浮动床10的底部,废气借气流分散板12分散后,乃于多孔板11上方与由上落下的吸附材20接触,致使吸附材20在多孔板11上方形成浮动层,并沿着多孔板11一层一层的开口部落下,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被吸附于吸附材20的孔洞内,废气即可成为净化气体并从塔顶排放;借此,当由该进气管13送入流体化浮动床10底部的废气风量降低时,则借该补气风机41的运转予以补足,致使送入流体化浮动床10的风量维持一致。
此外,若待净化废气来源端30的废气风压小于流体化浮动床10与进气管13所造成的风压损失时,则于该进气管13加设废气风机14将待净化废气来源端30的废气加压。
基于上述构成,本发明于流体化浮动床10底部与待净化废气来源端30间所连结的进气管13叉接一补气管40,且于该补气管40设置有补气风机41与逆止阀42,该逆止阀42可避免废气从该补气管40泄漏,而当待净化废气来源端30产生的废气风量降低时,该补气风机41可适时运转加以补足,致使送入流体化浮动床10的风量维持一致,可让吸附材20于流体化浮动床10塔内稳定浮动,而具有维持稳定吸附净化品质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发明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源环境科技企业有限公司,未经承源环境科技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95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汞再排放控制
- 下一篇:提高湿法除尘效果的除尘脱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