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磁性分离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7999.1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7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卫;袁海辉;陈争依;宋芳;曹松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百运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02 | 分类号: | B03C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地址: | 213174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磁性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大分子样品磁分离实验中的多功能磁性分离架。
背景技术
在生物学、医学等研究领域中,提取分离各种生物大分子,如细胞、DNA、RNA、蛋白质、病毒等生物活性分子是基础实验操作。传统的分离提取方法费时费力,损失较大,提取效率低,且难以进行大规模多样品操作。磁性分离技术是将能够结合待分离样品的磁性材料加入到含有待分离样品的溶液中,等磁性材料与待分离样品充分结合后,通过磁性分离架对溶液施加外磁场,在外磁场的作用下,结合有待分离样品的磁性材料从溶液中富集出来,从而实现待分离样品的分离。
市售常见磁性分离架产品的磁性部分一般是固定在离心管架上的,故在去磁步骤中需要将样品管转移到其他无磁性离心管架上,操作较为不便,还容易造成样品混淆甚至污染;功能较为单一,处理不同型号的离心管时需要更换不同的磁力架,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磁性分离架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人经过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可实现待处理样品的轻松去磁,适用不同规格离心管,且多个样品可同时进行操作的多功能磁性分离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功能磁性分离架,包括离心管架和磁性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管架和磁性底座为两个独立的可组装部分;所述磁性底座由底板和垂直粘接于该底板的实心磁性分离板组成,所述磁性分离板内均匀分布有若干块大小厚度均一的永磁铁;所述离心管架包括上层板、下层板和两侧板;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长轴中央开设有与所述磁性分离板相适配的插孔,实现所述磁性分离板方便的插入和拔出;所述上层板开设有不同孔径的离心管孔,下层板开设有对应的离心管固定孔;所述侧板开设有适配15ml和/或50ml规格离心管的离心管孔,于所述插孔两侧设有连接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的垂直中间板,于该中间板上开设有对应的离心管固定孔。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上层板的离心管孔孔径设置根据不同规格离心管进行自由组合,所述规格包括200μl、0.5ml、1.5ml、2ml。
组装后,所述永磁铁在所述磁性分离板中的位置设置能保证将试管中的磁性材料吸引聚集在试管壁一侧并距管底有一定距离,以方便移液器吸除上清。
所述离心管孔轴心线与对应的所述离心管固定孔轴心线保持一定距离,使离心管底部贴近所述磁性分离板,以保证足够磁力。
所述上层板离心管孔和下层板离心管固定孔分别与所述插孔边缘相切并在相切处留有开口,以保证所述离心管孔和固定孔的伸缩性,增强对离心管的固定作用。
所述下层板还开设有与所述离心管固定孔相切的方形观察孔,长2~12mm,宽1~10mm,于相切处留有开口,便于在离心管液面低于所述离心管架下层板时观察其内磁性分离情况。
所述永磁铁材质为铷铁硼。
所述离心管架和磁性底座为PMMA材质,白色或无色透明。
优选地,
所述上层板长为30~200mm,宽为30~60mm,所述下层板长为30~200mm,宽为30~60mm;所述底板宽为38~75mm,所述磁性分离板厚5~10mm;所述插孔宽为6.5~12.5mm。
所述永磁铁数目为1~16块,厚度为3~6mm,宽度为8~15mm,长为15~25mm,组装后,所述下层板离心管固定孔轴心线到所述永磁铁的距离为1~5mm。
所述上层板离心管孔轴心线与下层板离心管固定孔轴心线距离为1~5mm,所述侧板离心管孔轴心线与中间板离心管固定孔轴心线距离为5~8mm。
所述中间板距侧板距离为75~100mm。
所述观察孔长为2~12mm,宽为1~10mm。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心管架和磁性底座独特的可拆分和可组装式设计,一方面可将离心管架单独进行振荡等整体操作,另一方面,将二者组装后即可实现样品的磁分离,将离心管架从磁性底座上移开即可实现轻松去磁,操作方便快捷,且适用不同规格离心管,一次性实现批量样品中生物大分子磁性材料的有效分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避免了样品混淆和交叉污染,可广泛适用于生物或医学领域实验中大分子活性物质的磁性分离等实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百运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百运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7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扫描装置及激光显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摄像头旋转控制方法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