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组件电致发光缺陷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4125.3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1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9 | 分类号: | G01N2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0710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电致发光 缺陷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质量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电致发光缺陷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光伏组件电致发光缺陷检测系统中仅设置有一个相机,且该相机固定安装在工作位置处,用于采集光伏组件的图像信息、一次成像,以便后续通过成像处理系统来判定该光伏组件是否存在隐裂和碎片的危险。由于相机的像素有限,一旦相机的成像平面过大,就会导致图像局部不清晰,从而导致成像处理时难以检测到光伏组件存在隐裂或碎片的情况,对于划痕、晶体结构缺陷等无法辨认,进而导致对光伏组件的状态产生误判、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相关术语解释:
电致发光缺陷检测:英文名为Electroluminescence。其原理是:在光伏组件的外部加正向偏置电压,电源向光伏组件注入大量非平衡载流子,电致发光依靠从扩散区注入的大量非平衡载流子不断地复合发光,放出光子;再利用CCD相机捕捉到这些光子,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后显示出来。
隐裂:即隐形裂纹,是光伏组件的电池片上存在的一种很细微的、用肉眼很难观测到的缺陷。
像素:英文为Pixel,像素是分辨率的单位,像素值是指相机所支持的有效最大分辨率。一个像素通常被视为图像的最小的完整采样,照片是一个个采样点的集合,因而单位面积内的像素越多则代表分辨率越高,所显示的图像也就会越接近于真实物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电致发光缺陷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光伏组件时存在误判率高、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电致发光缺陷检测系统,包括:导向部;相机,相机位置可移动地设置在导向部上,且被检测光伏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相机的成像平面内;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驱动相机运动。
进一步地,相机与导向部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导向部包括第一导轨;光伏组件电致发光缺陷检测系统还包括滑移支撑板,相机通过滑移支撑板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上,第一驱动部驱动滑移支撑板运动。
进一步地,相机为多个。
进一步地,多个相机沿垂直于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相间隔地设置在滑移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导向部还包括第二导轨,第一导轨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上。
进一步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光伏组件电致发光缺陷检测系统还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位于相机的成像平面内,被检测光伏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
进一步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支撑轴,多个支撑轴间隔设置形成用于放置被检测光伏组件的放置平台。
进一步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部,第二驱动部驱动支撑轴转动;用于使多个支撑轴同步转动的传动带,多个支撑轴通过传动带连接。
进一步地,光伏组件电致发光缺陷检测系统还包括测试电源,测试电源具有用于与被检测光伏组件的接线端连接的探针,探针与被检测光伏组件同步运动。
本实用新型中的相机位置可移动地设置在导向部上,且被检测光伏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相机的成像平面内,第一驱动部驱动相机运动。由于相机位置可移动地设置在导向部上,因而方便工作人员调节相机的工作位置,以使相机单次仅用于获取被检测光伏组件的局部图像,从而提高了局部图像的清晰度、保证了对被检测光伏组件状态判断的准确性、避免误判、提高了检测精度。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测试需要调整相机的位置,以使相机可以获取到被检测光伏组件上任意一处的图像,从而保证了光伏组件电致发光缺陷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和使用可靠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光伏组件电致发光缺陷检测系统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光伏组件电致发光缺陷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1的俯视图;以及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相机与被检测光伏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0、导向部;11、第一导轨;20、相机;30、被检测光伏组件;40、第一驱动部;50、滑移支撑板;60、支撑组件;61、支撑轴;62、第二驱动部;63、传动带;70、探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41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体导热系数测试仪的盛料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板的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