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型覆膜干式电地暖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22773.5 | 申请日: | 2013-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8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方永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永宁 |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张素静 |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型 覆膜干式电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地暖模块,具体涉及一种通用型覆膜干式电地暖模块。
背景技术
干式地暖是一种基于干式电地暖模块内铺设的一种新型地暖方式,其相对于普通的电地暖湿式安装方式具有无需回填、散热快、能耗低、安装简单、降低成本、减少层重等优点,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干式电地暖模块采用带有线槽的模块直接铺置,模块的设计即决定了地暖安装的方式与日后供暖的效果,因此干式电地暖模块的设计选择就显的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简化安装、适用于不同安装设计、且可实现大面积散热的通用型覆膜干式电地暖模块。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成型板、设置于所述成型板上的均匀分布的条形盘线槽、设置于所述成型板上的与所述条形盘线槽垂直的转弯槽、设置于所述条形盘线槽和所述转弯槽两端的U型卡槽以及紧密贴合于所述成型板上的散热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弯槽为两条,并设置于所述成型板的同一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盘线槽的中心间距为50 mm。
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层为纯铝铝箔或铝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成型板为长1200 mm宽600 mm的长方体;所述盘线槽为宽12 mm的条形凹槽,相邻两条盘线槽的中心线间距为50 mm;所述转弯槽为宽20mm的条形凹槽,两条转弯槽的中心线距所述成型板的一端分别为90 mm和180 mm;所述散热层为纯铝铝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转弯槽,可以方便解决铺设过程中的线路转弯的实际问题,而在现有的干式电地暖模块中,由于没有设置转弯槽,而必须现用现开。
本实用新型在成型板的一端设置有两条转弯槽,可以满足电暖电线密集转弯分布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所述条形盘线槽的中心线间距为5厘米,可以满足不同设计安装需求选择铺设的电暖线间距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或20厘米,增加了电地暖模块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板上紧密贴合一层散热层,散热层为铝板或纯铝的铝箔,铝的导热性强,大大提高了散热面积和导热速度,可以降低地暖的热效应时间,实现地暖热量快速传导;而且铝材易获得、价位低,具有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在附图中,1成型板、2盘线槽、3转弯槽、4卡槽、5散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成型板1、设置于所述成型板1上的均匀分布的条形盘线槽2、设置于所述成型板1上的与所述条形盘线槽2垂直的转弯槽3、设置于所述条形盘线槽2和所述转弯槽3两端的U型卡槽4以及紧密贴合于所述成型板1上的散热层5。
本实用新型所述成型板1为长1200 mm宽600 mm的长方体;所述盘线槽2为宽12 mm的条形凹槽,相邻两条盘线槽2的中心线间距为50 mm;所述转弯槽3为宽20mm的条形凹槽,两条转弯槽3的中心线距所述成型板1的一端分别为90 mm和180 mm;所述散热层5为纯铝铝箔。
本实用新型上设置有两条所述转弯槽3,可以方便解决铺设过程中的管路转弯的实际问题,并满足电暖电线密集转弯分布的需求。而在现有的干式地暖模块中,由于没有设置转弯槽,而必须现用现开。
本实用新型所述条形盘线槽的中心线间距为5厘米,可以满足不同设计安装需求选择铺设的电暖线间距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或20厘米,增加了电地暖模块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板上紧密贴合一层散热层,散热层为铝板或纯铝的铝箔,铝的导热性强,大大提高了散热面积和导热速度,可以降低地暖的热效应时间,实现地暖热量快速传导;而且铝材易获得、价位低,具有经济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永宁,未经方永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27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丝薄卫生巾
- 下一篇:含有啶氧菌酯和氨基寡糖素的杀菌组合物、使用方法及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