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无链传动自行车的辅助动力传递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29960.X | 申请日: | 2013-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0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仁炽 | 申请(专利权)人: | 介隆兴齿轮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M17/00 | 分类号: | B62M17/00;B62M11/00;B62M6/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刘付兴 |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链传动 自行车 辅助 动力 传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无链传动自行车的辅助动力传递结构,尤指专用在无链传动的轴传动自行车的电动辅助动力传递。
背景技术
一般已知的自行车的动力传递方式,分为链条传动方式及无链式轴传动方式。而在人的脚踏力作用在自行车的曲柄时,通过曲柄及曲柄轴将动力经链条传动方式或无链式轴传动方式传递到后轮,来达到驱动自行车前进的目的。
在自行车行进间,由于地形关系或者骑乘者的体力关系,常感到人力脚踏辛劳吃力。也因此,相关自行车制造业界研发出一般链条传动式自行车的马达动力辅助的电动自行车,使一般链条传动式自行车的骑乘能做人力与电动的选择。而由有关链条传动式电动自行车的动力传动技术创作上可知,不论任何的电动辅助动力的传递,均针对一般链条传动方式的自行车予以设计,而且均在曲柄轴的部位做辅助动力的输入,之后再由链条传递到后轮的被动链轮处,达到链条传动方式的自行车的电动辅助动力传递的诉求目的,也就是说,上述先前技术创作均为了提供链条式传动自行车的电动动力辅助效益,在相同目标前提下,研发出相同技术范畴,不同技术思想考虑及不同结构与不同成本的产业利用性和经济利益性的差异。但并没有针对无链传动式轴传动自行车适用的相关技术创作的研发。
因此,如何创新研发出一种针对无链传动式轴传动自行车适用的相关技术创作,则为无链传动自行车产业界所急待技术提升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无链传动自行车的辅助动力传递结构,其可以减少辅助动力传递的损失,进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并可以使结构更精简集中,零件数更少,而有效降低成本与空间的使用。
一种电动无链传动自行车的辅助动力传递结构,包含介于电动无链传动自行车的曲柄机构与后轮鼓被动齿轮间的动力传递传动轴及提供辅助动力的马达组,其中该马达组的辅助动力直接或通过齿轮组作用于传动轴上。
该马达组在曲柄机构与后轮鼓被动齿轮间的传动轴上。
该马达组在伸出曲柄机构的曲柄轴前方的传动轴上。
该马达组的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的组装为共轴。
该马达组的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的组装为非共轴。
该马达组的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的组装方向为贯穿型共轴式组装,实施时,该传动轴贯穿于马达组的动力输出轴。
该马达组的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的组装方向为非贯穿型平行轴式组装,实施时,马达组的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之间以齿轮组组装连动。
该马达组的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之间的齿轮组为圆柱齿轮组或其他相互啮合连动的齿轮组。
该马达组的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的组装方向为非贯穿型交错轴式组装,实施时,马达组的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之间为交错轴设置,而马达组的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之间以蜗杆及蜗轮组或为错交螺旋齿轮组或为伞型齿轮组或为面齿轮组装连动,且传动轴与蜗轮组之间设置单向轴承。
该马达组的动力输出轴与传动轴之间的蜗杆及蜗轮组为错交螺旋齿轮组或伞型齿轮组或面齿轮。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的马达组的辅助动力不通过无链传动自行车的其他机构传递(如:曲柄机构、轮鼓等),而以直接或通过齿轮组作用于无链传动的传动轴上,达到无链传动自行车的电动辅助动力传递直接传递在动力传输的最后一段的传动轴上,减少辅助动力传递的损失,进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以及相关机构(马达、各式感测装置等)均能直接配置在传动轴上,使结构更精简集中,零件数更少,而有效降低成本与空间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无链传动自行车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动辅助动力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动辅助动力另一配置示意图;
图4为图2的贯穿型共轴实施例图;
图5为图2的非贯穿型共轴实施例图;
图6为图2的非贯穿型平行轴实施例图;
图7为图2的非贯穿型交错轴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电动无链传动自行车的辅助动力传递结构,其马达组的辅助动力不通过无链传动自行车的其他机构传递(如:曲柄机构、轮鼓等),而以直接或通过必要的齿轮组作用于无链传动的传动轴上,达到无链传动自行车的电动辅助动力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介隆兴齿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介隆兴齿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99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的换档杆装置
- 下一篇:用于道路铺设工地的助力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