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弭麦7号小麦杂交育种及繁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478995.8 | 申请日: | 2013-10-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5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弭尚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弭尚岭 |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3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弭麦 小麦 杂交育种 繁殖 方法 | ||
1.一种弭麦7号小麦杂交育种及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亲本
选用分枝形小麦弭麦4号做为母本,分枝型小麦弭麦6号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母本选植株健壮的主穗,只留其上部8-16个小穗,每个小穗上只留两个基部发育好的2朵小花;
(2)去雄、授粉
把上述母本每朵小花中的花药一次去净,立即套上纸袋并注明母本品名和去雄日期,1-4天后柱头成熟,即可授粉,授粉完毕后,立即套上纸袋并注明父、母本品名和授粉日期,授粉后18-21天剥取幼胚离体培养,对其进行加代繁殖和系统选择;
(3)加代繁殖和系统选择
冬天用大棚,夏天用冰箱进行春化处理,经多次选育,在第二代的基础上培育出了综合性俱佳的分枝型杂交小麦新品种——弭麦7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弭麦7号小麦杂交育种及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选择亲本是指:在杂交亲本圃中选择弭麦4号做母本、分枝型小麦弭麦6号做父本,而且母本弭麦4号要选择植株健壮,刚抽出叶鞘的穗子,选主穗为好,先剪去母本穗子上下发育较迟的小穗,然后把麦芒剪掉,只留中上部的小穗10个左右,一边5个,再把留下的各个小穗中间的小花用镊子摘掉,每个小穗只留基部发育较好的两朵小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弭麦7号小麦杂交育种及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所述的加代繁殖的具体方法为:①移栽:掌握麦苗移栽的适宜时间,弭麦7号为半冬性小麦品种,于9月22日大田播种,10月下旬挖出麦苗移栽到大棚内,移栽时单株分蘖5个左右不等,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完成春化阶段发育,须21-30天,要求温度2-6℃,应及时防治病虫害;②缓苗阶段:由于根部受伤,栽苗后有一个恢复阶段,大棚内温度白天最高不超过10℃,夜间不低于8℃,湿度80%左右为宜,7天通过缓苗阶段;③起身阶段:小麦缓苗后,9天内,大棚内温度在白天最高不超过15℃,夜间不低于8℃,平均温度为12℃,湿度为75%左右;进入拔节阶段的前十天内,大棚内温度控制在白天最高不超过15℃,夜间不低于10℃,日平均温度为12℃,平均每株比栽苗时增加分蘖27个左右,棚内应增加光照;④拔枝节阶段: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最高不超过15℃,日平均温度在20℃左右,夜间最低不少于15℃;开始及时使用化控栽培技术;⑤抽穗-灌浆阶段:将大棚内的温度提高到25-33℃,促其提早成熟,抽穗后大棚内温度提高到33-38℃,调取高温逼熟,促进其提早成熟,在乳熟末期收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弭麦7号小麦杂交育种及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棚内应增加光照是指:小麦是长日照自花授粉作物,尤其是起身拔节后对光照的需要更加迫切,小麦起身阶段至成熟期间,在棚内安装日光灯,以增加光照,一般每60平方米安装一个40W日光灯,灯管距离地面两米左右,每天下午6点开灯至翌日上午8点关灯,增加光照14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弭麦7号小麦杂交育种及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病虫害是指:由于大棚内日照少,湿度高、湿度大、通透性差,小麦起身拔节后容易发生白粉病和蚜虫危害,此时喷施40%粉锈宁一次,浓度为每亩50毫升以防治白粉病发生,若发现蚜虫危害,可用5000倍的溴氧菊酯药液喷雾防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弭麦7号小麦杂交育种及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繁育中使用了化控栽培技术是指:小麦实施化控栽培可以调控植株的生长发育,在小麦起身期,每亩喷洒200ppm的多效唑溶液30公斤,在小麦拔节期每亩用助壮素15-20ml,兑水50-60公斤叶面喷施,从孕穗、灌浆期间共喷2-3次,每次间隔7-8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弭尚岭,未经弭尚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899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