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化铁道自检式自动过分相系统及其自动过分相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199444.8 | 申请日: | 2013-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1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群湛;赵元哲;李子晗;周福林;易东;李亚楠;陈民武;刘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M3/04 | 分类号: | B60M3/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专利事务所 51208 | 代理人: | 陈树明 |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化 铁道 自检 自动 过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电气化铁道自检式自动过分相系统,包括接触网一(1)、接触网二(2)、中性段(0),接触网一(1)通过电分段一(S1)与中性段(0)相连,接触网二(2)通过电分段二(S2)与中性段(0)相连,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接触网一(1)在靠近电分段一(S1)处串入电流互感器一(H1),电流互感器三(H3)和常开开关一(K1)串接后再并联于电分段一(S1)上;
所述的接触网二(2)在靠近电分段二(S2)处串入电流互感器二(H2),电流互感器四(H4)和常开开关二(K2)串接后再并联于电分段二(S2)上;
电流互感器一(H1)、电流互感器二(H2)、电流互感器三(H3)、电流互感器四(H4)、常开开关一(K1)和常开开关二(K2)均与测控单元电连接。
2.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化铁道自检式自动过分相系统进行自动过分相的方法,其步骤是:
A、电流互感器一(H1)、电流互感器二(H2)、电流互感器三(H3)、电流互感器四(H4)将测出的电流值送测控单元;当电流互感器一(H1)、电流互感器二(H2)、电流互感器三(H3)、电流互感器四(H4)测出的电流值均为零时,测控单元判定没有带电列车驶入过分相区间,不进行任何操作;
B、当电流互感器一(H1)测出的电流值大于电流互感器三(H3)测出的电流值时,测控单元判定带电列车从接触网一(1)方向驶过电流互感器一(H1)、即将经电分段一(S1)进入中性段(0),立刻控制常开开关一(K1)闭合,使中性段(0)与接触网一(1)接通;由接触网一(1)向中性段(0)供电;
在电流互感器一(H1)测出的电流值大于电流互感器三(H3)测出的电流值后,出现电流互感器一(H1)和电流互感器三(H3)测出的电流值相等的情形时,测控单元则判定带电列车已驶过电分段一(S1)进入中性段(0),立刻控制常开开关一(K1)断开,并随即控制常开开关二(K2)闭合,此时中性段(0)与接触网二(2)接通,由接触网二(2)向中性段(0)供电;
随后出现电流互感器二(H2)测出的电流值大于电流互感器四(H4)的情形时,测控单元判定带电列车从中性段(0)驶过电分段二(S2),立刻控制常开开关二(K2)断开,完成本次由接触网一(1)向接触网二(2)的自动过分相操作;然后电流互感器一(H1)、电流互感器二(H2)、电流互感器三(H3)、电流互感器四(H4)测出的电流值均为零,系统等待下一次自动过分相操作;
C、当电流互感器二(H2)测出的电流值大于电流互感器四(H4)测出的电流值时,判定带电列车从接触网二(2)方向驶过电流互感器二(H2)、即将经电分段二(S2)进入中性段(0),立刻控制常开开关二(K2)闭合,使中性段(0)与接触网二(2)接通;由接触网二(2)向中性段(0)供电;
在电流互感器二(H2)测出的电流值大于电流互感器四(H4)测出的电流值后,出现电流互感器二(H2)和电流互感器四(H4)测出的电流值相等的情形时,测控单元则判定带电列车已驶过电分段二(S2)进入中性段(0),立刻控制常开开关二(K2)断开,并随即控制常开开关一(K1)闭合,此时中性段(0)与接触网一(1)接通,由接触网一(1)向中性段(0)供电;
随后出现电流互感器一(H1)测出的电流值大于电流互感器三(H3)的情形时,测控单元判定带电列车从中性段(0)驶过电分段一(S1),立刻控制常开开关一(K1)断开,完成本次由接触网二(2)向接触网一(1)的自动过分相操作;然后,电流互感器一(H1)、电流互感器二(H3)、电流互感器三(H3)、电流互感器四(H4)测出的电流值均为零,系统等待下一次自动过分相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944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