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浇铸尼龙6耐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120574.8 | 申请日: | 2013-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8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生;李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69/14 | 分类号: | C08G69/14;C08G69/18;C08G69/20;C08K13/06;C08K9/06;C08K7/24;C08L77/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浇铸 尼龙 耐热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浇铸尼龙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浇铸尼龙6耐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胺纤维俗称尼龙(Nylon),简称PA,密度1.15 g/cm3,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 [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聚酰胺6(聚己内酰胺)是最普通的聚酰胺纤维之一,又称尼龙6,其熔点较低,而且工艺温度范围很宽,抗冲击性和抗溶解性比尼龙66塑料要好。
浇铸尼龙6简称MCPA6,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机械和纺织等工业领域的工程塑料。随着其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对材料各项指标的提高,MCPA6在力学强度和耐热性等方面需要得到进一步改善,目前通常采用加入硬脂酸盐的方法提高MCPA6的耐热性,但是改善程度有限。此外通过水滑石改性工程塑料已经应用到一些领域,比如通过简单共混针对尼龙和聚丙烯树脂等进行改性,但是此类方式存在性能改善幅度较小等不足。
水滑石是一种无毒无害,具有层状多孔结构的白色粉末,粒径10nm~150nm,比表面积为5m2/g~25 m2/g。其多孔结构可以参与己内酰胺的阴离子聚合,镶嵌于大分子链中,因而可以提高己内酰胺聚合生成材料的力学强度。此外水滑石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在与钙类和锌类热稳定剂复配时有加成作用,可以用来提高工程塑料的热稳定性。本发明利用水滑石这一特性制备成浇铸尼龙6耐热复合材料,其具有高强度和耐热性等特点,可应用于电子电器和包装行业等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浇铸尼龙6耐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浇铸尼龙6耐热复合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己内酰胺 100份,
水滑石 2~15份,
催化剂 0.2~1.5份,
引发剂 0.2~2份,
热稳定剂 0~5份。
所述的水滑石为层状、多孔结构的白色粉末,粒径10nm~150nm,比表面积为5m2/g~25 m2/g。
所述的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或甲醇钠。
所述的引发剂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所述的热稳定剂为硬脂酸锌或硬脂酸钙。
一种浇铸尼龙6耐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100重量份的己内酰胺置于反应容器中,在氮气氛围保护下加热至熔融;
(2)对(1)中的熔融的己内酰胺进行真空脱水;
(3)取2~15重量份的水滑石,置于硅烷偶联剂溶液中进行表面处理15~35min,然后于70~80℃烘箱中烘干1~3h;
(4)氮气氛围保护下,在经(2)处理后的己内酰胺中加入经(3)表面处理后的水滑石和0~5份的热稳定剂,超声分散制备得水滑石悬浊液;
(5)在水滑石悬浊液中加入0.2~1.5重量份的催化剂,真空脱水;
(6)在上述制备的溶液中加入0.2~2重量份的引发剂,混合均匀后迅速注入预热到130~170℃的模具中,保温聚合15~30min后室温下冷却脱模,即制得浇铸尼龙6耐热复合材料。
所述的步骤(3)中的硅烷偶联剂溶液为硅烷偶联剂与溶剂形成的质量百分比为15%~35%的溶液,其中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或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溶剂为甲醇或乙醇。
所述的步骤(2)中的真空脱水是在130~155℃进行真空脱水15~35min。
所述的步骤(4)中超声分散的频率为50~80KHz、时间为10~30min。
所述的步骤(5)中真空脱水是在130~160℃下真空脱水20~40min。
本发明利用水滑石的插层结构使其在分子级别参与到浇铸尼龙6的制备,即将水滑石引入己内酰胺的原位聚合过程中,制备了具有优良力学强度和耐热性的浇铸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使改性后的浇铸尼龙6的拉伸强度和耐热性得到大幅提升。并较传统的单纯添加热稳定剂的改性方式相比,在提高耐热性的同时提高了力学强度。
所以,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05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