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涤氨纶面料物的前段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8816.1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4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沈春燕;朱建荣;林兴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00 | 分类号: | D06M11/00;D06M11/50;D06L1/14;D06M101/38;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涤氨纶 面料 前段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的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涤氨纶面料物的前段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服装面料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繁多。对于仅仅只有保暖作用的传统冬季服装,其臃肿累赘缺乏新意的风格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再者如今暖冬的频繁出现,民众渴望更加新颖有活力的冬季服装面料出现。如今含氨纶弹力织物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流行,这类产品具有较高的弹性和优良的回弹性能,手感柔软,穿着舒适并能显露出形体美,加上易吸汗不会产生静电等原因,使其在市场上一直有着非常强大的冲击力。
涤纶/氨纶复合纤维的生产技术,是从常规产品转向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涤氨弹力织物市场发展潜力较大。氨纶及涤纶纤维在纺丝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纤维油剂和络丝油剂,包括一些含硅助剂。化纤坯布在织造过程,为了增加经纱表面的光滑度,提高耐磨性能和强力,减少断头现象,在织造之前经纱一般需要经过上浆、上油处理。若前处理洗不净,染色时和析出的涤纶低聚物一起极易形成难以去除的色点和焦油斑。所以为提高该类产品的整体质量,寻找涤氨纶面料物的前段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涤氨纶面料的前段处理方法。本发明的涤氨纶弹力面料(珠峰江南)以经向为75D涤纶丝与40D氨纶丝加捻丝和纬向为300D涤纶丝与40D氨纶丝加捻丝为原料,密度为46根/cm×30根/cm,门幅166cm,平方米克重198g/m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涤氨纶面料的前段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白坯打卷;冷堆;平幅退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涤氨纶面料中的氨纶选用聚酯型。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堆步骤的工艺处方为:液碱:100g/L;双氧水:2~5g/L;渗透剂JFC:0.5~2g/L;螯合分散剂TF-510C:3~5g/L;去油灵TF-104:3~5g/L;于温度20~25℃加工24~36h;车速为30~40m/min。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平幅退浆的工艺处方为:液碱:30~40g/L;TF-127K:1~3g/L;三聚磷酸钠:1~3g/L;加工温度为98℃;车速为30~40m/min。
具体实施方式
实验材料
原料:75D涤纶丝与40D氨纶丝加捻丝
300D涤纶丝与40D氨纶丝加捻丝
实验设备/药剂
HLM2082冷堆机、OS-2000平幅退浆机。液碱、去油灵TF-104(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双氧水(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渗透剂JFC(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TF-127K(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螯合分散剂TF-510C(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三聚磷酸钠(江苏苏化)。
氨纶丝的性能及选择
氨纶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两种。聚醚型弹性好,弹性伸长可达500%~700%,耐碱性较好,但耐高温性和耐机械性较差,常与锦纶纤维混纺;聚酯型弹性伸长500%左右,耐碱性差,而耐高温和耐机械性较好。涤纶面料需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拉伸较大,所以选用聚酯型氨纶裸丝,其物理指标见表1.
表1两种纤度氨纶丝的物理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盛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88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上用太阳能光伏组件
- 下一篇:一种功率器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