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有效
| 申请号: | 201280017532.5 | 申请日: | 2012-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7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水口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4F13/10 | 分类号: | F24F1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作 气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设置于建筑物的墙壁等,具有响应于由换气扇等的排气而产生的室内外的压差而进行供气的开闭器(shutter),公开在专利文献1中。图14是表示现有的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的结构的截面图。如图14所示的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中,开闭器103和差压机构104设置于主体筒部101的内部105和前表面的装饰板106内。在此,开闭器103安装于建筑物的室内,与由厨房的换气扇的排气产生的室内侧的负压相对应地,打开主体筒部101的前表面开口部102。另外,差压机构104支承开闭器103。
这种现有的差压动作式的具有开闭器103的换气口,为了防止台风等强风流入到室内,设置有在暂时关闭开闭器103的状态下进行固定的操作单元108。操作单元108从装饰板106的下方突出,因此存在有损美观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058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包括:形成将室内和室外连通的通风路的筒状的主体部;开闭主体部的前表面开口部的面板部;和机构部,其设置有在作为从室内向室外去的方向的室内外方向的规定位置卡合保持面板部的轴部,具有开闭器,该开闭器在室内外方向滑动,通常由于弹性部件的施力而被保持在关闭前表面开口部的位置,在室内的压力相对于室外的压力成为负压时,与负压的程度相对应地从前表面开口部离开从而打开通风路,面板部向室外的方向移动,开闭器将通风路固定为关闭状态。
像这样,面板部用作将开闭器固定为关闭状态的操作单元。因此,能够提供操作单元不会从面板部的下方突出,不损害外观上美感的优秀的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的面板部打开的位置且开闭器关闭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2是该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的面板部打开的位置且开闭器打开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3是该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的面板部关闭的位置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4是形成有将该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的保持部卡止的凹部时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该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的机构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该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的保持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在该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设置有遮蔽板时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该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的开闭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在该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形成有凹部凸部时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该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的开闭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该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的保持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2是在该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的开闭器形成有斜面时的截面图。
图13是在该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的开闭器形成有凸形状的斜面时的截面图。
图14是表示现有的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的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的面板部打开的位置且开闭器关闭的状态的截面图,图2是该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的面板部打开的位置且开闭器打开的状态的截面图,图3是该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的面板部关闭的位置的状态的截面图。
如图1~图3所示,差压动作式的换气口7包括主体部2、面板部6、机构部4和开闭器9。在此,主体部2为形成通风路1的筒状。另外,通风路1将室内20和室外21连通。面板部6开闭主体部2的前表面开口部5。在机构部4设置有轴部3。轴部3在作为从主体部2的室内20向室外21的方向的室内外方向22的规定位置卡合并保持面板部6且面板部6能够装卸。开闭器9能够在室内外方向22滑动,并且被支承于前表面开口部5。
如图1所示开闭器9由于弹性部件8的作用力通常被保持于将前表面开口部5关闭的位置24。另外,如图2所示,开闭器9在室内20的压力相对于室外21的压力成为负压时,与负压的程度相对应地从前表面开口部5离开从而打开通风路1。另外,弹性部件8配设于机构部4的外周26。而且,如图3所示,面板部6向室外21的方向移动,开闭器9将通风路1固定为关闭状态。
像这样,面板部6作为开闭器9将通风路1固定为关闭状态的操作单元使用。因此,能够提供操作单元不会从面板部6的下方突出、不损害美感的换气口。另外,弹性部件8的中心轴与机构部4的轴部3位于同一轴上。因此,开闭器9、弹性部件8的结构变得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175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材清洁装置
- 下一篇:煤层气井自动加热回注水增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