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轴回转力矩及轴向间隙测量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89193.5 | 申请日: | 2012-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3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 发明(设计)人: | 丁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吉控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3/00 | 分类号: | G01L3/00;G01B2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60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 回转 力矩 轴向 间隙 测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行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汽车发动机曲轴自动检测回转力矩以及轴向间隙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多数汽车发动机曲轴测量都是采用扭力扳手和测量尺来检测曲轴装配后的扭矩和位移间隙,这样操作起来比较耗费工时和人力,且精度比较低,降低了工作效率,设备噪音大,技术性能低,使用寿命短,适用范围不够广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曲轴回转力矩及轴向间隙测量机,它使用PLC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更换相应的定位及导向件可适应大货车、小汽车、摩托车等各种型号发动机曲轴的自动检测,并能检测到曲轴的装配正确性,设备噪音低,安全可靠,技术性能高,使用寿命长。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上组件装配板1、第一气缸座2、力矩支撑座3、曲轴端面阻挡4、曲轴端面阻挡套筒5、曲轴端面阻挡导杆6、缓冲器死档7、第一缓冲器支架8、气缸连接杆9、曲轴扭矩拨盘导向组件10、曲轴扭矩拨盘11、轴承座12、扭矩传感器支架13、伺服电机座14、扭矩支撑座15、第二缓冲器支架16、第二气缸座17、顶升止退导杆18、顶升止退座19、第三气缸座20、上压装定位组件21、位移组件22、位移支撑座23、第一气缸24、第一浮动接头25、液压缓冲器26、第二浮动接头27、第二气缸28、线轨29、伺服电机30、减速器31、第一联轴器32、扭矩传感器33、第二联轴器34、角接触轴承35、第三气缸36、孔用弹性挡圈37组成;上组件装配板1的一侧下端设置有第一气缸座2,第一气缸座2上设置有第一气缸24,第一气缸24通过第一气缸座2与第一浮动接头25连接,第一浮动接头25固定在力矩支撑座3上,上组件装配板1的底部设置有线轨29,力矩支撑座3设置在线轨29的一端,曲轴端面阻挡导杆6通过曲轴端面阻挡4固定在力矩支撑座3的下端,曲轴端面阻挡导杆6上设置有曲轴端面阻挡套筒5,缓冲器死档7固定设置在力矩支撑座3的一端,力矩支撑座3上安装有位移支撑座23,位移支撑座23上设置有位移组件22,上组件装配板1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缓冲器支架8,第一缓冲器支架8上设置有液压缓冲器26,气缸连接杆9的一端固定在力矩支撑座3上,气缸连接杆9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浮动接头27与第二气缸28连接,第二气缸28设置在第三气缸座20上,第三气缸座20设置在扭矩支撑座15上,扭矩支撑座15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器支架16,第二缓冲器支架16设置在线轨29的另一端,第三气缸座20的底部一端设置有轴承座12,第二联轴器34的一端与角接触轴承35连接,且第二联轴器34与角接触轴承35的连接处设置有孔用弹性挡圈37,角接触轴承35穿过轴承座12与曲轴扭矩拨盘11连接,曲轴扭矩拨盘11上设置有曲轴扭矩拨盘导向组件10,第二联轴器34的另一端与第一联轴器32的一端连接,且第二联轴器34与第一联轴器32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矩传感器33,扭矩传感器33通过扭矩传感器支架13固定安装在扭矩支撑座15的底部中间,第一联轴器32的另一端穿过伺服电机座14与减速器31连接,伺服电机座14固定安装在扭矩支撑座15的底部另一端,减速器31与伺服电机30连接,上组件装配板1的上端一侧设置有顶升止退座19,顶升止退座19内设置有顶升止退导杆18,顶升止退座19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气缸座17,第二气缸座17上设置有第三气缸36,上组件装配板1的中部设置有上压装定位组件21。
所述的曲轴扭矩拨盘导向组件10为弹力机构,可直接压入。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第一气缸24、第二气缸28、第三气缸36、线轨29和定位机构来实现机器的运动;通过伺服电机14、减速器31、拨销找正机构和接近开关传感器来实现机器的驱动;通过扭矩测量仪、位移传感器和平板电脑来实现机器的测量;通过PLC、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和检测放大器来实现机器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吉控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吉控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891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