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汽止回阀挂闸式操纵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05020.4 | 申请日: | 2012-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0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孟国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国益 |
| 主分类号: | F16K15/18 | 分类号: | F16K15/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止回阀 挂闸式 操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操纵汽轮机抽汽止回阀开、关装置的技术领域,是一种能够快速关闭、并具有节能效果的挂闸式操纵座。
背景技术
汽轮机抽汽止回阀是一种防止管道和设备中介质倒流的阀门。在汽轮机组抽汽回热系统外置加热器的各个抽汽管道上均设置抽汽止回阀,其作用是在机组甩负荷时,阀蝶自动关闭,防止加热器汽侧和抽汽管道中的蒸汽倒回汽轮机内引起汽轮机超速。目前,现有国产的200MW及以上汽轮机组普遍采用旋启式抽汽止回阀,下面结合附图对汽轮机旋启式抽汽止回阀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汽轮机旋启式抽汽止回阀由阀盖1、阀壳2、阀蝶3、阀蝶摇臂4、阀蝶摇臂轴5、杠杆6、杠杆轴7、支架8等组成,见图1、图2、图4。抽汽止回阀操纵座由上盖10、圆柱型压缩弹簧11、活塞杆12、气缸体13、双头螺栓14、活塞15等组成,见图7、图8。汽轮机启动前期抽汽止回阀处于关闭状态,在各级加热器随汽轮机启动时,安装在压缩空气管路上的电磁阀开启,压缩空气(压力为5-7公斤/平方厘米)通过抽汽止回阀操纵座管接头18进入到操纵座活塞15的下部,活塞15在压缩空气作用下克服圆柱型压缩弹簧11的阻力上移,活塞杆12通过与其连接的原叉头20、原叉头销轴21带动杠杆6上升,杠杆6通过平键25使杠杆轴7旋转,见图3,将杠杆轴7对阀蝶摇臂轴5的限位打开,见图6,此时抽汽止回阀阀蝶3处于自由状态,蒸汽依靠抽汽管路里的蒸汽压力将阀蝶3顶开,通过阀门进入加热器。在汽轮机正常运行时,由于抽汽管路里的蒸汽压力的作用, 抽汽止回阀阀蝶3保持在常开位置。在汽轮机甩负荷停机时,抽汽压力骤降,压缩空气管路上的电磁阀接到跳闸指令后动作,排大气口开启,作用在抽汽止回阀操纵座活塞15下部和存留在压缩空气管路中的压缩空气被排空,活塞15在圆柱型压缩弹簧11的作用下下移,活塞杆12通过与其连接的原叉头20、原叉头销轴21带动杠杆6下降,杠杆6通过平键25使杠杆轴7旋转,见图3,将杠杆轴7对阀蝶摇臂轴5的限位关闭,见图5,同时阀蝶3靠其自重回座,关闭抽汽止回阀,从而防止各级加热器汽侧及管道内的蒸汽倒回汽轮机内,避免汽轮机超速,达到保护作用。但是,由于汽轮机在正常运行时,抽汽止回阀操纵座活塞15的下部和压缩空气管路充满了压缩空气(压力为5-7公斤/平方厘米),所以在汽轮机甩负荷停机时,作用在抽汽止回阀操纵座活塞15下部和存留在压缩空气管路中的压缩空气在排大气时存在一个迟缓的降压、排空过程,压缩空气的延时排空使得抽汽止回阀操纵座的圆柱型压缩弹簧11在活塞15上的作用力受到额外阻力,圆柱型压缩弹簧11的载荷不能充分释放,降低了操纵座活塞15和杠杆6的下移速度,导致杠杆轴7对阀蝶摇臂轴5的限位不能快速关闭,仅靠阀蝶3以其自重回座,延长了抽汽止回阀的关闭时间。由于现场压缩空气管路上的电磁阀距离各个抽汽止回阀操纵座的管路长度不同,管路距离越长压缩空气的容积越大,压缩空气排空的延时越长,杠杆轴7对阀蝶摇臂轴5的限位关闭时间就越慢。目前国产200MW及以上汽轮机组抽汽止回阀的关闭时间一般在0.8秒-2秒之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1996《200MW级汽轮机运行导则》6.9.1.e规定:抽汽止回阀联锁动作正常,关闭严密,关闭时间一般在1.0秒以内。因此现有国产200MW及以上汽轮机组的抽汽止回阀操纵座由于使抽汽止回阀关闭时间不能全部达到 电力行业标准要求而成为了汽轮机产生超速事故的隐患。另外,抽汽止回阀操纵座还存在空压机不间断提供压缩空气气源的耗能、因操纵座活塞0型密封圈19的动态磨损导致活塞15下压缩空气压力降低从而使抽汽止回阀不能保持全开位置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抽汽止回阀操纵座导致抽汽止回阀关闭时间不能全部达到电力行业标准要求和空压机耗能等诸多方面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汽止回阀挂闸式操纵座,该抽汽止回阀挂闸式操纵座作为安装在汽轮机抽汽止回阀阀体上,操纵汽轮机抽汽止回阀开启、关闭的装置,不仅能使抽汽止回阀在0.2-0.4秒内关闭,而且在操纵汽轮机抽汽止回阀开启后便不需要空压机提供不间断压缩空气气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国益,未经孟国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50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频点应急广播实现方法
- 下一篇:凋亡启动子的稳定脂质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