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通信终端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81365.7 | 申请日: | 2012-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2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刁继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W88/02 | 分类号: | H04W88/02;G06K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兆赓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信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终端,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通过使用二维码来替代SIM/UIM卡,从而无需设置SIM/UIM卡插槽的移动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移动通信终端中设置有SIM/UIM卡,用于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以便移动通信终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
SIM卡在一个芯片上存储有用户信息、加密的密钥以及用户的电话簿等内容,可供GSM网络用户身份鉴别,并对用户通话时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密。
UIM卡是应用在cdmaOne手机的一种智能卡,可插入对应的2G手机以使用移动电话服务。UIM卡的标准化工作由3GPP2负责进行。
现阶段的GSM网络体系主要采用用户识别信息与移动终端分离方式,而CDMA系统中,在部分地区采用用户识别信息直接存储在移动终端中的方式,另一部分地区采用用户识别信息与移动终端分离的方式。用户识别信息与移动终端的分离方式中,都采用了SIM卡或UIM卡来存储用户识别信息。无论是SIM/UIM可存储还是直接移动终端存储,都是记录用户识别信息。而用户识别信息一般都是二进制数据。现有这种形式增加了移动终端的成本,SIM/UIM卡的硬件识别模块增加了手机的体积,限定了特定网络区域。
自2004年9月摩托罗拉V3手机上市以来,人们开始追求移动通信终端的超薄设计,而苹果公司2010年上市的iPhone4手机在超薄设计上更是达到了一个极致,为了减少硬件空间,采用Micro SIM卡。手机SIM/UIM卡的大小尺寸影响着移动通信终端设计和硬件排列,例如,节省每一毫米空间,就可以用来设置更大的容量的电池,以提高待机时间。从最初的大张IC卡尺寸,到如今普遍使用的Mini SIM/UIM卡,以及最新流行的Micro SIM卡,卡的尺寸在逐渐减小,以便节约出更多的设计空间,可预见SIM卡在未来最终将会消失。
实际上,在CDMA手机设计之初,就曾采用机卡一体设计,即将用户识别信息与手机进行绑定,实现无卡设计。然而,此种设计严重限制人们换手机不换号的需求。因此,CDMA手机借鉴SIM网络,设计并使用UIM卡,因此增加了硬件设计成本。
CDMA网络的机卡一体设计需采用“烧号”,即,把用户识别信息写入移动终端内置存储介质,其中包含IMSI、ESN、AKEY、AN-AAA帐号以及AN-AAA密码这五种号码。这五种码主要负责CDMA移动终端接入网络的鉴权,前三码主要用于语音和短信等CDMA1X业务的用户认证和业务鉴权,后两码主要用于3G业务鉴权。鉴于CDMA网络的机卡一体设计,从而说明GSM网络乃至3G网络亦可实现机卡一体设计,即,把特定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写入移动终端内置存储介质,从而减少卡的识别模块以及卡的存储空间,并可减少卡的制造成本。
鉴于人们对换手机不换卡的生活习惯,需寻找一种新的方式,可加密存储用户识别信息,并无需占用移动终端的设计空间。
发明内容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阐明本发明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通过描述,其会变得更加清楚,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了解。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用于读取二维码图像中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存储器,存储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其中,在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中不设置SIM/UIM卡插槽,并且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存储的用户识别信息被用于用户身份鉴权。
此外,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还可包括:相机单元,用于拍摄包含用户识别信息的二维码图像,并将拍摄的二维码图像提供给CPU。
此外,CPU可从无线通信单元获取以无线通信方式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包含用户识别信息二维码图像。
此外,CPU可从USB接口获取以USB通信方式发送到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包含用户识别信息二维码图像。
此外,包含用户识别信息二维码图像可由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
此外,每当CPU获取包含用户识别信息的二维码图像时,CPU可读取二维码图像中包含的用户识别信息,并使用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更新先前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用户识别信息。
此外,当CPU将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存储到存储器中之后,CPU可控制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以声音、振动或发光的方式通知用户。
此外,CPU可对读取的用户识别信息加密,并将加密的用户识别信息存储到存储器中。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13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