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单一话题的在线学习讨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5829.0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4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堃;赵德顺;张广义;杨军;赵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3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单一 话题 在线 学习 讨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即时交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话题实现和规范用户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讨论问题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类似QQ的在线即时交流工具,为用户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用户间的应用也越大越广泛。
现有的这种在线即时交流工具在无论在功能上还是性能上都体现了实用方便的特点,即实现了用户之间一对一的单点交流,也实现了用户之间的群交流。但是在这种交流方式中,用户往往都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如用户可以同时参与多个群的交流,也可随时退出某个讨论群,用户之间不存在约束性,这使得用户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课堂、会议、培训等场合的交流中,难以集中精力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体现不出学术讨论的严谨性。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单一话题的在线学习讨论方法,它使得用户在进行群交流讨论时即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加入某个话题组的讨论,同时也受话题组成员的约束,在讨论过程中不得随意退出话题组,从而提高用户在线学习讨论问题的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单一话题的在线学习讨论方法,为用户进行在线交流讨论问题提供一种便捷高效的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单一话题的在线学习讨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户根据需要讨论的问题创建一个话题;
(2)用户将创建好的话题发送给在线的其他用户;
(3)其他用户接收到用户发送来的话题,确认后加入到该话题的讨论组中。
所述的一种基于单一话题的在线学习讨论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1)中,它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1)每个用户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创建一个话题;
(2)当用户处于某个话题组的讨论中时,不能创建新的话题;
所述的一种基于单一话题的在线学习讨论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2)中,它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1)用户可一对一分次将话题发送给其他用户,也可一对多将话题同时发送给多个用户;
(2)用户可在创建完话题之后立即将话题发送给其他用户,也可在话题讨论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将话题发送给其他用户;
(3)参与话题讨论的每个用户都可将此话题发送给其他用户,而不必是创建者。
所述的一种基于单一话题的在线学习讨论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3)中,它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1)用户在接收到话题时必须确认方可加入该话题组的讨论;
(2)每个用户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参与一个话题的讨论,当已参与某个话题讨论的用户如欲加入到新接收的话题时,必须先退出原先已加入的话题;
所述的一种基于单一话题的在线学习讨论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用户退出话题的方法,它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用户要退出某一话题时,必须经过该话题组中所有成员的同意方可退出。
所述的一种基于单一话题的在线学习讨论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话题,它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1)每个话题只对参与此话题的讨论成员可见,对不在此话题讨论组的用户是隐蔽的;
(2)用户加入话题的方式只能通过该话题的讨论成员将此话题发送给他方可,在用户加入话题之前,话题对该用户是隐蔽的,用户看不到话题内容;
(3)当话题的所有讨论成员都退出此话题之后,则该话题讨论结束,话题对所有用户隐蔽,任何用户都无法再对此话题进行讨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的在线即时交流工具的不同之处和创新点在于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基于单一话题的在线学习讨论方式,用户根据自己的意愿创建、发送或选择接收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主组成讨论小组,各话题组成员之间相互制约,不得随意退出,从而提高用户对问题进行讨论的效果。这种方法使得在一些特殊场合如课堂、会议、培训等场合的讨论中,不仅能实时反映出用户所存在的问题,并能根据用户讨论组的大小分辨出哪些是共性问题,哪些是个别问题,便于管理者或组织者实施策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用户创建话题讨论组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用户退出话题组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民族大学,未经西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58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聚乙烯波纹管道的增韧剂
- 下一篇:手动机械倒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