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含空穴传输功能基团的铱配合物及其电致发光器件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65298.2 申请日: 2012-05-25
公开(公告)号: CN102690235A 公开(公告)日: 2012-09-26
发明(设计)人: 密保秀;高志强;黄维;王海珊;刘晨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邮电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37/20 分类号: C07D237/20;C07D403/04;C09K11/06;H01L51/54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叶连生
地址: 210003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类 空穴 传输 功能 基团 配合 及其 电致发光 器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有机光电材料及电致发光应用领域,包括磷光铱配合物材料及其电致发光器件,它们有望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液晶的背光源、以及固体照明等领域得到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是一种利用新型的有机材料代替传统的无机材料,在电流注入下发光的器件。它具有工作电压低、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高、反应速度快、自主发光、视角广等一系列优点,在信息显示和固态照明等方向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例如,OLED被喻为下一代的“明星”平板显示技术。因此,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引起了科学界和国际知名公司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由于传统OLED中的电致发光来自荧光材料,所以这些器件的内量子效率(指辐射光子数占注入载流子数的比例)一般不可能突破25%的理论极限。因为在电致激发条件下产生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的比例为1:3,根据自旋守恒,在荧光材料中,只有单线态的激子可被利用,占激子总量的25%,另外的75%的三线态激子则没有被利用。而磷光材料的激子利用率理论上却能达到100%。因此,基于磷光材料的OLED比基于荧光材料的OLED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室温固态下,一般有机材料的磷光发射很微弱,而过渡金属如铂、钌、锇、铱等的配合物具有强的磷光发射。其中,又以金属铱配合物的表现最为突出。此类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光色可调、发光效率高及磷光寿命短等优点,故而成为电致磷光材料的主要类型。

应用于电致发光器件,铱配合物等磷光材料往往有热稳定性不够好,发光强度有待于提高,易产生较严重的三线态-三线态猝灭,能级结构不够理想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发明给出的这类磷光铱配合物,具有发光强度高、热稳定性好等优点。更重要的,由于载流子输运基团的引入,该类发光材料的电学性能较好。因此,这类材料有望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各个应用领域得到应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的目的是提供一类含空穴传输功能基团的铱配合物及其电致发光器件。可通过调整这类铱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得到电学性能较好、发光效率及颜色各异的铱配合物。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磷光铱配合物,在3-苯基哒嗪或6-苯基哒嗪及其衍生物中引入以含N原子为中心的一类功能修饰基团,与金属铱原子进行配位反应,得到产物结构如下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4所示:

上述结构式中,3-苯基哒嗪或6-苯基哒嗪为母体结构,在配体的哒嗪基团部分下端中引入以N原子为中心,包含R1及R2在内的一系列官能团,

化合物1中,R1、R2通过苯基连入分子;

化合物2中,R1、R2通过萘基及苯基连入分子;

化合物3中,R1、R2通过咔唑基连入分子;      

化合物4中,R1、R2直接与N原子连接;

而在配体苯基团部分引入R3基团;R1、R2和R3是相互没有影响的基团,相同或者相异,分别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硝基、氰基、酰基、砜基、烷基、取代烷基、环烷基、环烯基、烷氧基、芳氧基、烷硫基、取代硅基、取代硅氧基、三氟甲基、芳香胺基、脂肪胺基、芳香基或杂环基、稠环芳基或杂原子取代的稠环芳基。

所述的R1、R2、R还能和与之相连的基团形成部分或者整体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包括稠环芳基及杂原子取代的稠环芳基、吡咯、吡唑、噁唑、噻唑、咪唑、咔唑、吡啶、吡嗪、嘧啶、咔啉、喹啉、异喹啉、吲哚、蝶啶、吖啶、吩嗪、吩噻嗪或嘌呤。

一类含空穴传输功能基团的铱配合物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片层、阳极、空穴注入层或者空穴传输层、缓冲层或者阻挡层、发光层、缓冲层或者阻挡层、电子注入层或电子传输层以及阴极。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含有多层薄膜结构的空穴传输层、缓冲层或者阻挡层、发光层、缓冲层或者阻挡层、电子注入层或电子传输层中的全部或者部分,且该多层薄膜结构中的其中一层或者多层含有所述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4中的一种或多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52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