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潜油电泵在线绝缘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6661.1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8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顾根堂;张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油电泵 在线 绝缘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检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实时监测潜油电泵生产时电机及电缆系统绝缘状态的潜油电泵在线绝缘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潜油电泵绝缘检测是油田电潜泵生产中必须进行的生产活动,现有的潜油电泵绝缘检测技术是在机组停机后应用绝缘检测表进行测试,以获得潜油电机及电缆系统当前的绝缘值,而绝缘值的大小将直接用于判断潜油电泵机组是否继续使用,其测试方法和普通绝缘测试相同。
由于潜油电泵机组的绝缘值在运行中会发生变化,而导致绝缘值降低的因素较多,监测并查找绝缘变化的原因关系到潜油电泵机组寿命的长短和油井生产成本。而停机后进行绝缘检测时无法监测到绝缘变化的过程,因此难以监测到导致绝缘变化的因素,也就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延长潜油电泵寿命,降低油井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连续实时监测潜油电泵正常运行状态或停机状态下的绝缘值,以便记录潜油电泵绝缘的变化过程,找出导致绝缘变化的因素,从而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延长潜油电泵寿命的潜油电泵在线绝缘检测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潜油电泵在线绝缘检测装置,包括:连接潜油电泵电缆的A、B、C三相的高压隔离单元,提供电源的电源单元,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第一电压变送模块和第二电压变送模块,其中,所述的电流检测模块的7脚连接高压隔离单元,1脚和8脚分别连接电源单元,3脚接地,5脚接电流表;所述的电压检测模块的1脚接电源单元提供的Vcc电源,5脚连接绝缘表,3脚和4脚分别接地,2脚分别连接电容C1、标准电阻PT1以及电位器POT2,所述的电容C1和标准电阻PT1的另一端接地,电位器POT2的另一端通过限流电阻R1连接电源单元;所述的第一电压变送模块的1脚接绝缘表,2脚和5脚共同接地,4脚接电源单元提供的Vcc电源,12脚和7脚构成检测电流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压变送模块(M5)的1脚接电流表,2脚和5脚共同接地,4脚接电源单元提供的Vcc电源,12脚和7脚构成检测电流输出端。
所述的高压隔离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三相高压隔离电抗器L1、单相高压隔离电抗器L2、高压保险A以及继电器RL1的常开触点,其中,所述的三相高压隔离电抗器L1的三相输入端与潜油电泵电缆的A、B、C三相相连接,所述的继电器RL1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电流检测模块的7脚,继电器RL1的线圈连接电源单元提供的24V输出电源。
所述的三相高压隔离电抗器L1采用Y型接法的隔离电抗器,其中,三根高压引线分别接潜油电泵电缆的A、B、C三相,星点引线连接单相高压隔离电抗器L2。
所述的电源单元包括有开关电源模块、直流电源模块和检测电源模块,其中,所述的开关电源模块输入端接交流电源,输出端提供24V直流电源;所述的检测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开关电源模块的24V直流电源输出端,检测电源模块的输出负端连接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8脚连接,该端还分别连接电容C2、电容C3和稳压二极管D1,所述的电容C3和稳压二极管D1的另一端接地,检测电源模块输出正端分别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以及限流电阻R1;所述的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开关电源模块的24V直流电源输出端,输出端提供Vcc电源,所述的Vcc电源分别连接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第一电压变送模块和第二电压变送模块。
本发明的潜油电泵在线绝缘检测装置,可在潜油电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其绝缘值进行检测,并实时连续监测,从而可实时显示潜油电泵机组的绝缘变化的过程与趋势,操作人员通过对所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并分析导致潜油电泵绝缘变化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办法或措施以提高潜油电泵的寿命。本发明安装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可以有效提前预知潜油电泵绝缘的变化,从而可提前进行油井生产准备,提高油井生产效率。本装置适用于潜油电泵绝缘监测,经济性能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潜油电泵在线绝缘检测装置做出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66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