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9986.9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4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涉;小野升太郎;仲敏行;谷内俊治;渡边美穗;山下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元件 | ||
1.一种半导体元件,其中,包括:
第1导电型的第1半导体层;
第1导电型的第2半导体层,设置在上述第1半导体层上,杂质浓度高于上述第1半导体层的杂质浓度;
控制电极,隔着绝缘膜设置在从上述第2半导体层的表面到达上述第1半导体层的第1沟槽内;
含有SixGe1-x或SixGeyC1-x-y的第2导电型的第3半导体层,被设置在从上述第2半导体层的表面到达上述第1半导体层且隔着上述第2半导体层与上述第1沟槽邻接的第2沟槽内;
第1主电极,与上述第1半导体层电连接;以及
第2主电极,与上述第3半导体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中,
从上述第3半导体层的表面到内部还设置有第3沟槽,在上述第3沟槽内设置有与上述第2主电极连接的接触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中,
上述接触层是上述第2主电极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中,
上述第2半导体层的下表面和上述第3半导体层的下表面包含于同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中,
上述第3半导体层的下端位于比上述第2半导体层的下端深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中,
上述第3半导体层的下端位于比上述第1沟槽的下端深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中,
在上述第1沟槽内,在上述控制电极下还设置有埋入电极,
上述埋入电极与上述第2主电极或上述控制电极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中,
在上述第1半导体层内,还设置有与上述第3半导体层连接的第2导电型的第4半导体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中,
在上述第1半导体层中设置有超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中,
上述第3半导体层及上述控制电极被设置为,在与上述第2半导体层的表面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条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中,
上述第1半导体层及上述第2半导体层是硅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中,
上述第3半导体层的带隙比上述第2半导体层的带隙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中,
上述第3半导体层的带隙比上述第1半导体层及上述第2半导体层的带隙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中,
上述第3半导体层的价带与上述第1半导体层及上述第2半导体层的价带之间不连续。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中,
上述控制电极控制上述第2半导体层与上述第3半导体层之间产生的带间隧道电流。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元件,其中,
上述第3半导体层的晶格常数与上述第1半导体层及上述第2半导体层的晶格常数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99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基于自旋扭矩的存储装置的参考基元
- 下一篇:视频信号处理电路与其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