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48316.6 | 申请日: | 2011-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5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 发明(设计)人: | 谢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10/0525;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采用防火绝缘材料层直接包裹电芯、结构简单、装配快速、容量最大化且安全性能高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具有电压高,充放电寿命长,对环境污染小和自放电率低等诸多优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上,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和便捷式小型电器等。
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的小型化要求的不断提高,锂离子电池也相应的要求做到薄型化、轻型化,同时做到高能量密度化、高容量化和高安全化。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包装结构一般包括前盖、后盖、外壳和保护板等,前盖和后盖与电芯之间一般通过粘接连接,或者焊接连接。外壳一般为金属或塑胶材质,外壳与前盖和后盖一般通过粘接或焊接连接,或者采用注塑一体成型的方法。电芯和外壳之间,以及前盖和电芯之间、后盖与电芯之间的空隙填充密封胶,以使电芯不至于晃动。前盖和后盖需要注塑形成一定厚度的边框,以保证强度,造成浪费空间大,能量密度不能提高,不能满足薄型化锂离子电池的需求;而且装配工艺复杂,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而且这些外壳均不是防火材料,当电池发生内短路等意外时,容易造成起火或爆炸等危险,安全性能不高。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采用防火绝缘材料层直接包裹电芯、结构简单、装配快速、容量最大化且安全性能高的锂离子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采用防火绝缘材料层直接包裹电芯、结构简单、装配快速、容量最大化且安全性能高的锂离子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和位于电芯前端的保护板,所述电芯前端设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电芯和保护板组成的整体外包裹有防火绝缘材料层。使用防火绝缘材料层可以提高防火性能,防火等级可以达到VTM-0(UL94塑料防火等级评定系统中的最高等级),进而提高安全性能。而且结构简单,可以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防火绝缘材料层的厚度为0.01-0.09mm。这是因为,同等电池尺寸,超簿的包裹材料使电芯可以利用更多空间,增大电芯的容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芯和保护板之间设有第一绝缘纸。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绝缘纸和保护板之间设有绝缘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与保护板通过点焊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点焊后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上分别缠绕有高温胶纸。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保护板包裹有第二绝缘纸。保护板在内部采用绝缘材料全部包裹,而且侧面有绝缘垫片起到绝缘和缓冲受力作用,使安全系数更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防火绝缘材料层外贴有防火标签。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防火绝缘材料层可直接粘合在电芯表面,无需其他零件固定防火绝缘材料,节约成本与人工,可实现机械全自动批量制造;
第二,防火绝缘材料层的厚度只有0.01-0.09mm,使电芯可以利用更多空间,使得电池容量最大化,续航时间更长;
第三,防火绝缘材料使用UL认证的防火材料,防火等级可以达到VTM-0(UL94塑料防火等级评定系统中的最高等级),进而提高安全性能,
第四,保护板在内部采用绝缘纸全部包裹,而且侧面有绝缘垫片起到绝缘和缓冲受力作用,使安全系数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83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