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条码识别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44405.3 | 申请日: | 2011-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1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冯军;李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军;李岩 |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H04M1/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码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条码识别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条码信息可以携带信息,而且具有不易破译的优点,当前条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识别条码的设备体积过大,不便携带,不能随时随地对条码进行识别。
因此,当前需要提供一种条码识别的装置,以解决当前识别条码的设备体积过大,不便携带,不能随时随地对条码进行识别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条码识别的装置,解决了当前识别条码的设备体积过大,不便携带,不能随时随地对条码进行识别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条码识别的装置,该装置采用分体式结构,该装置的分体式结构包括:一条码识别终端和一主壳体,该主壳体上设有一开口槽,该条码识别终端置于该开口槽中与主壳体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该条码识别终端包括一壳体、显示屏、操作键盘、电路板及条码读取单元,该显示屏和操作键盘设置在壳体的一表面上,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部,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器,该条码读取单元位于设置显示屏和操作键盘的表面的相对面上,显示屏、操作键盘和条码读取单元与壳体内部的控制器相连接;所述主壳体内部设置有一供电单元。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包括:所述主壳体还包括一打印单元,设置在主壳体外部,与主壳体内部的供电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包括:所述条码识别终端还包括一无线通信单元,设置在电路板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包括:所述条码识别终端还包括电池,设置在壳体内部,连接所述电路板。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包括:所述条码识别终端进一步包括话筒单元和扬声器单元,设置在壳体表面,与所述壳体内部的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包括:所述条码识别终端进一步包括多媒体单元,设置在电路板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包括:所述条码识别终端进一步包括一蓝牙通信单元,设置在电路板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可包括:所述条码识别终端的壳体表面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接口,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接口,第一连接接口与第二连接接口通过数据线进行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应用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结构,将移动数据通讯技术、条码自动识别技术以及数据库挖掘技术等融合在一起,该装置体积小巧,便于携带,该装置的条码识别终端可随时随地进行读取条码(包括一维码或二维码),并进行统计和分析,该装置的主壳体带有的打印模块还可将信息进行打印,方便商家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条码识别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条码识别终端和主壳体形成一体式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采用分体式结构,将移动数据通讯技术、条码自动识别技术以及数据库挖掘技术等融合在一起,该装置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可随时随地进行读取条码(包括一维码或二维码),并进行统计和分析,装置带有的打印模块还可将信息进行打印,方便商家用户使用。
该装置可用于无线通话,还包括:条码识别(包括一维码和二维码)、手动输入数据、语音等多种形式的数据采集的功能,可以通过手动输入数据并传输至后台服务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条码识别的装置,该装置采用分体式结构,该装置的分体式结构包括:一条码识别终端10和一主壳体20,该主壳体上设有一开口槽C,该条码识别终端10置于该开口槽C中与主壳体20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该条码识别终端10包括一壳体101、显示屏102、操作键盘103、电路板104及条码读取单元105,该显示屏102和操作键盘103设置在壳体101的一表面上,电路板104设置在壳体101内部,电路板104上设置有控制器106,该条码读取单元105位于设置显示屏和操作键盘的表面的相对面上,显示屏102、操作键盘103和条码读取单元105与壳体101内部的控制器106相连接;所述主壳体内部设置有一供电单元201。
在本申请中条码读取单元可以通过摄像头实现。将条码识别终端与主壳体分体设置,便于使用者手持条码识别终端进行条码扫描和识别,同时条码识别终端置于开口槽中与主壳体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的体积也较小,便于使用者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军;李岩,未经冯军;李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44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