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壁式导热油加热沥青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22793.5 | 申请日: | 201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2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王国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联洪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0 | 分类号: | F24H7/00;F24H9/00;C08J3/02;C08L9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壁式 导热油 加热 沥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乳化加工装置,具体涉及双壁式导热油加热沥青罐。
背景技术
当今在许多应用领域需要用乳化沥青进行成型加工,而沥青乳化的过程中有产生过热燃烧,加热不均匀,加热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存在。目前沥青保温加热罐主要有:电热型、热管型以及大锅直接加热。电热型,即在罐内装有电热管,通电加热沥青。主要缺点是耗电量高,靠近电热管部分沥青易烧焦。热管型,即在罐内安装盘旋的加热管,管内流动着高温的油或蒸汽,通过高温油或蒸汽来加热沥青。主要缺点是工作时需要加热有的设备或供给蒸汽的装置,装置较复杂。大锅直接加热,主要缺点不能连续持久运作,不能适应大规模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壁式油加热缸,有效解决了加热效率低下,以及加热过程中易产生的过热问题。
双壁式油加热缸,包括双壁缸体、出料口和过滤结构,所述双壁缸体为中空漏斗型,顶部上方外接搅拌机构,顶部为进料口,外壁上方配有冷油输出接口,双壁缸体底部有过滤结构,外壁下侧有热油输入接口。
所述双壁缸体顶部上方外接固定搅拌机构,搅拌机构伸入到双壁缸体的加热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所述的“漏斗”型双壁结构增加了沥青与加热壁的接触面积,加热油在双壁之间循环运动传递热能;所述的双壁缸体顶部配有搅拌机构,底部附带过滤结构解决了加热不均匀及固液分离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加热效率,解决了沥青乳化过程中加热不均匀问题;采用高温油传递热能,可有效控制温升,安全性高,减少了加热油与沥青直接接触产生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双壁式油加热缸,包括双壁缸体1、出料口5和过滤结构4,双壁缸体1为中空漏斗型,顶部上方外接搅拌机构7,搅拌机构7伸入到双壁缸体的加热腔3内,双壁缸体1的顶部为进料口,外壁上方配有冷油输出接口2,双壁缸体底部有过滤结构4,外壁下侧有热油输入接口6。
工作原理:高温油由热油输入接口6进入双壁缸体把热量传递给缸壁从而加热加热腔3内的沥青块,在加热过程中启动搅拌机构7进行搅拌操作,待沥青块乳化后则通过过滤机构4由出料口5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联洪合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联洪合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227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