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车驾驶员用于防瞌睡的无声警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12642.4 | 申请日: | 201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8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沈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车 驾驶员 用于 瞌睡 无声 警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车驾驶员用于防瞌睡的无声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驾驶员来说,特别是对于长途客车、长途运输车的驾驶员来说,在经历了长达连续数小时或者几十小时单调重复性的驾车后,通常会因为身体疲劳或者枯燥的开车过程而产生倦意,这种危险状况不仅危害驾驶员自身的安全,而且也会危害其它车辆、乘客或行人的安全,每年因疲劳驾驶打瞌睡,造成的交通事故案例非常多,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现有的防瞌睡装置大多采用扫描人脸或测定驾驶员手活动的频率来判断是否处于瞌睡状态,并用警音或蜂鸣来唤醒驾驶员。但是现有的人脸扫描技术还不成熟,测定驾驶员手活动频率的方法往往准确率较低,而且通过警音来唤醒驾驶员往往会对车内其他乘客的休息产生干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车驾驶员用于防瞌睡的无声警示装置,能够通过无声振动唤醒驾驶员,且对瞌睡状态判断准确,装置简单,可靠性高。
一种机车驾驶员用于防瞌睡的无声警示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的感应振动电路和重力球;
所述的感应振动电路,包括:三个直流电源、两个继电器、一个振动器和一个常开开关;其中,第一直流电源与常开开关和第一继电器线圈构成第一回路;第二直流电源与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和第二继电器线圈构成第二回路;第三直流电源与第二继电器常开触点和振动器构成第三回路;
所述的重力球通过金属导线悬挂于所述的常开开关相对于触头端的另一端。
所述的振动器包括偏心轮和用于驱动偏心轮转动的微电机。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外壳为耳廓型外壳;便于驾驶员携带并挂于耳边。
本实用新型通过球的重力感应来导通一个连有振动器的电回路,从而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瞌睡状态;通过振动器振动来唤醒驾驶员;将内部设有该电路结构的耳廓型外壳挂于驾驶员的耳上,能够及时唤醒处于瞌睡状态的驾驶员,且不会影响到车内其他乘客的休息;同时本实用新型对人的瞌睡状态判断准确,装置电路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为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相关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机车驾驶员用于防瞌睡的无声警示装置,包括:耳廓型外壳(见图1)以及设于耳廓型外壳内的感应振动电路和重力球(见图2);
如图2所示,感应振动电路,包括:三个直流电源、两个继电器、一个振动器和一个常开开关;其中,第一直流电源E1的一端与常开开关K的一端相连,常开开关K的另一端与第一继电器J1线圈的一端相连,第一继电器线圈J1的另一端与第一直流电源E1的另一端相连;重力球B通过金属导线悬挂于常开开关K相对于触头端的另一端;
第一继电器J1常开触点的一端与第二直流电源E2的一端相连,第二直流电源E2的另一端与第二继电器J2线圈的一端相连,第二继电器J2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一继电器J1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相连;
第二继电器J2常开触点的一端与第三直流电源E3的一端相连,第三直流电源E3的另一端与振动器Z的一端相连,振动器Z的另一端与第二继电器J2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相连。
其中,振动器Z包括偏心轮和用于驱动偏心轮转动的微电机;微电机的第一电源端与第三直流电源E3的另一端相连,微电机的第二电源端与第二继电器J2常开触点的另一端相连。
将本实施方式的装置挂于驾驶员的耳上,当驾驶员处于瞌睡状态时,其头部会向下倾斜,顺带使整个装置倾斜,如图3所示;当整个装置倾斜时,重力球B由于重力作用并不随装置倾斜而倾斜,仍通过金属导线垂直悬挂;此时,常开开关K的触头会与金属导线接触,从而导通第一直流电源E1所处的回路,使得第一继电器线圈J1通电;第一继电器线圈J1吸合后,其常开触点闭合,从而导通第二直流电源E2所处的回路,使得第二继电器线圈J2通电;第二继电器线圈J2吸合后,其常开触点闭合,进而导通第三直流电源E3所处的回路,使得振动器Z的微电机能够获得工作电源进而运行驱动振动器Z的偏心轮转动,并最终实现无声振动唤醒处于瞌睡状态的驾驶员,使驾驶员回归正常驾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26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的无钥匙非接触式进入启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