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栅偏振片以及使用该线栅偏振片的偏振分光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77011.6 | 申请日: | 2011-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3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杉村昌治;山本裕二郎;杉山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B27/28;G03B2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侯莉 |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代田***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偏振 以及 使用 该线 分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即使用粘结性物质包埋导电体,光学特性的下降也较小的线栅偏振片以及使用该线栅偏振片的偏振分光器。
背景技术
作为投影型图像显示设备的投影仪已有利用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反射型液晶投影仪。由于在反射型液晶投影仪中利用偏振光,需要使光源的光产生偏振。因此,作为构成反射型液晶投影仪的一偏振分离部件使用了偏振分光器。
作为偏振分光器已有将两个三棱柱状的棱镜粘结起来而形成的立方型偏振分光器。以往的立方型偏振分光器,其粘结面具有由多层介电体薄膜层叠而成的结构,通过利用布儒斯特角进行偏振分离。但是,这样的立方型偏振分光器具有入射角度依存性,即偏振分离特性会对应于光的入射角度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必须使F数较大的光,即近似于平行光的光入射到偏振分光器。因此,作为构成反射型液晶投影仪的投影透镜只能使用F数较大、比较暗的透镜。
作为改善该偏振分离特性的入射角度依存性(使依存性变小)的一种方法,提出了使用线栅偏振片的立方型偏振分光器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方案将偏振分离特性良好、相对于入射角度的偏振分离特性的变化较小的线栅偏振片使用到了立方型偏振分光器上。但是,用粘结性物质包埋以往的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时,偏振分离特性会大幅下降。因此,如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那样,通过粘结性物质粘结两个三棱柱状的棱镜和线栅偏振片而制作成的立方型偏振分光器的偏振分离特性较差,对于偏振分离特性的入射角度依存性也产生不良影响。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使用偏振分离特性良好、且偏振分离特性的入射角度依存性较小的线栅偏振片的立方型偏振分光器,仍无法制作。
另外,线栅偏振片在基材表面具有凹凸结构,导电体偏设于凹凸结构的凸部一方的侧面。如果用粘结性物质包埋该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平行透过率将显著下降。即,如果用粘结性物质包埋该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的话,偏振分离特性和平行透过率将显著下降。
与此相对,提出了不用粘结性物质包埋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而是将包括三角棱镜等 的光学部件层叠到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结构面上的线栅偏振片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这种方案仅使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的顶端部和具有粘着层的光学片相粘着。即,通过控制粘着层的流动性以及粘着力,来防止粘着层完全包埋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其结果是能够减轻偏振性能的下降。但是,用这种方法,在温度以及湿度变化的环境下长期使用时,光学片有可能会剥落。利用控制了粘着层的流动性以及粘着力的粘着层来防止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的完全包埋的情况下,粘着层容易表现出弱粘着性,进而,在温度以及湿度变化的环境下,由于线栅偏振片和光学片相对于热、水分的膨胀性的差异,粘着层容易从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上剥落。即,长期的可靠性产生问题的可能性不可否定地存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3-1312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2008-9667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被开发的,其目的在于,即使用粘结性物质包埋线栅偏振片的导电体,也能够减小平行透过率和偏振分离特性(偏振度)的下降,从而提供平行透过率和偏振分离特性(偏振度)良好的线栅偏振片以及使用该线栅偏振片的偏振分光器。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发明了一种线栅偏振片,具有基材以及导电体,所述基材具有以150nm以下的间隔在规定的方向上延伸的凹凸结构,所述导电体被偏设于所述凹凸结构的凸部的一方的侧面,在与所述基材的凹凸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面内,从凹凸结构的凸部的最高部沿高度方向下降1/10的位置的基材凸部的厚度,相对于从基材表面的凹部的最低部沿高度方向上升1/10的位置的基材凸部的厚度为0.45倍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线栅偏振片优选为,具有基材以及导电体,所述基材具有以150nm以下的间隔在规定的方向上延伸的凹凸结构,所述导电体被偏设于所述凹凸结构的凸部的一方的侧面,所述线栅偏振片的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基材的凹凸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面内,从凹凸结构的凸部的最高部沿高度方向下降1/10的位置的基材凸部的厚度,相对于从基 材表面的凹部的最低部沿高度方向上升1/10的位置的基材凸部的厚度为0.45倍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线栅偏振片优选为,在与所述凹凸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面内,基材表面的凹凸结构为正弦波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70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