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隔爆型断电器壳体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97509.4 | 申请日: | 2011-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3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赵维山;权循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市智能电器厂 |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 地址: | 232007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用隔爆型 断电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矿用的防爆型的断电器。
背景技术
煤矿矿井下的施工作业环境危险,主要危险来源于透水、塌方、有害气体、甲烷爆炸等环境灾害,其中以甲烷爆炸最为危险。随着井下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机械摩擦、冲击引燃甲烷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因此国家针对矿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制定了严格的国家标准。
关于电气设备的防爆形式划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性、正压型等,其中隔爆型防爆型式是把设备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当隔爆外壳存在间隙,因电气设备呼吸作用和气体渗透作用,使内部可能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当其发生爆炸时,外壳可以承受产生的爆炸压力而不损坏,同时外壳结构间隙可冷却火焰、降低火焰传播速度或终止加速链,使火焰或危险的火焰生成物不能穿越隔爆间隙点燃外部爆炸性环境,从而达到隔爆目的。
目前,有些隔爆设备的壳体采用铸铝或铸铁结构,但是由于其材质特性决定了其外表面在受到冲击时存在易产生火花的可能性,因此决定了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可能的安全隐患,并且制造成本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壳底与壳法兰焊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焊缝,气孔或砂眼等缺陷,提供了一种防爆型壳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次成型形成壳体,一次成型使用冷拉压制方式,使用冷拉压制工艺可以对Q235钢的强度有所增加,避免焊接缺陷,在壳体重量相当的情况下,可以明显提高壳体防爆能力。
选用Q235钢板作为壳体材料,Q235钢具有中等强度,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易于成型。
钢材和加工工艺的选用有利于提高外壳强度、降低造价,减轻重量有利于适应多种放置环境,壳盖与壳体通过螺栓紧密连接,隔爆型外壳能够满足密闭、耐压的技术指标。
附图说明
图1是矿用防爆型断电器壳体的主视图;
图2是矿用防爆型断电器壳体的侧视图;
图3是矿用防爆型断电器壳体的壳底的主视图;
图4是矿用防爆型断电器壳体的壳底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矿用隔爆型断电器壳体,主要由壳体和壳盖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由壳底2和壳法兰3组成,壳体与壳盖1通过壳法兰3连接。
矿用隔爆型断电器壳体上的六个螺栓通孔4在壳法兰上均匀分布,其中两个通孔的圆心位于中间的联通节通孔6的轴线方向上。如图2所示,此方向壳体壁上由有联通节瞳孔,螺栓可以增强此方向上整体强度。
矿用隔爆型断电器壳体上的六个螺栓通孔4的圆心位于与壳法兰3同心且直径界于壳法兰内周直径与外周直径间的同一圆周上。螺栓的均匀分布有利于减少加工过程中的应力变形。
如图3所示,矿用隔爆型断电器壳体上的三个联通节通孔6位于壳体的壳壁上。如图4所示,三个联通节通孔6以壳体轴线为圆心,两侧通孔圆心与中间通孔圆心各相距30°。通孔间隔可以满足防爆要求和线缆需求。
根据本壳体结构可以制作出不同尺寸的相似比例的矿用隔爆型断电器壳体。
以上的实施例仅是对本使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使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市智能电器厂,未经淮南市智能电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75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5节能灯生产过程中灯头焊泥降温装置
- 下一篇:便捷耳机固定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