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温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51398.7 | 申请日: | 201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4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捷;邱瑞清;刘庆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市清华园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 地址: | 351139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温 控制系统 | ||
1.一种调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单元、操作单元以及控制单元;供电单元的输入端外接市电,输出端连接操作单元的输入端;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冷温调节模块、低温调节模块、中温调节模块以及高温调节模块;
冷温调节模块、低温调节模块、中温调节模块以及高温调节模块的输入端均接操作单元的输出端,冷温调节模块、低温调节模块、中温调节模块以及高温调节模块的输出端外接加热系统;
高温调节模块用于控制外接加热系统全功率工作;
中温调节模块用于控制外接加热系统以一半功率工作;
低温调节模块用于控制外接加热系统以低于中温调节模块的功率工作;
冷温调节模块用于控制外接加热系统不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高温调节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操作单元的输出端,包括滤波电路、整流电路以及控制电路,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高温调节模块的输出端,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整流电路设有一负载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外接加热系统;
中温调节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双向二极管以及晶闸管;晶闸管的阳极外接加热系统,门级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双向二极管的一端,双向二极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阻以及第二电阻的串联电路后为中温调节模块的输入端,中温调节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操作单元的输出端;
低温调节模块包括第四电阻以及第五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串联后一端接操作单元的输入端,另一端接中温调节模块的输入端;
冷温调节的模块的输入输出端均悬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四电阻均为单个电阻或两个以上的电阻串联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电路为桥式整流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继电器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单元为旋钮开关,包括冷温、低温、中温以及高温四个接口;
冷温接口连接冷温调节模块的输入端;
低温接口连接低温调节模块的输入端;
中温接口连接中温调节模块的输入端;
高温接口连接高温调节模块的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外接加热系统的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第六至八电阻、第一至三二极管、第一至第三发光二极管;
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接操作单元的低温接口,正极接第六电阻后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晶闸管的阴极;
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接操作单元的中温接口,正极接第七电阻后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
第三二极管的负极接操作单元的高温接口,正极接第七电阻后接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市清华园电器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莆田市清华园电器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13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头盔成型的模框
- 下一篇:新型马铃薯种植地基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