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多功能遥控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07367.1 | 申请日: | 2011-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6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运章;于莉明;宋洪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运章;于莉明;宋洪光 |
| 主分类号: | G08C17/00 | 分类号: | G08C17/00;G08C19/00;G08C2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1104 山东省莱芜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遥控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用多功能遥控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普遍使用的随身携带的车用遥控器相对传统的机械式钥匙虽然有了飞跃性进步,但是人们对更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的要求是无境止的.随身携带的车用遥控器是通过表面上设置的至少两个按键,典型的设置是开启和锁止两个按键通过这两个按键发出的两种信号,可方便的使车处于锁止状态和使车处于开启状态。目前这种非接触式的控制汽车的锁止和开启状态的技术仍有其不足之处。譬如在处于下列情况时,一、有关便利性,当车主抱着一大堆东西要离开汽车,又腾不出手来按动随身携带的车用遥控器时。二、有关安全性,当处于周围有不良干扰信号时或用接收器、扫描器等盗取遥控器发出的无线信号用于解码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使用更便利更安全的一种车用多用途遥控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车用多功能遥控装置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车用遥控装置,包括遥控器接收天线和执行装置,所述的遥控器设有一个锁止键,按动锁止键发出的信号通过接收天线和执行装置,能够使车处于锁止状态;遥控器设有的另一个开启键通过接收天线和执行装置能够使车处于开启状态;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车用遥控装置,它还设有一种延时锁止键,延时锁止键,发出的信号还能够使车按设定的时间延时处于锁止状态。
所述的延时锁止键是单键,单键的延时时间范围是10秒至30秒。
所述的单键的较实用的延时时间是20秒。
所述的延时锁止键也可以是双键。
所述的双键的第一键的设定时间范围是10秒至30秒,第二键的设定时间范围是35秒至60秒。
所述的双键的第一键较实用的延时是15秒,第二键较实用的延时是50秒。
增加了这种延时锁止信号的功能的好处表现在,一是当车主抱着一大堆东西要离开汽车时就避免了抱着一大堆东西再去按动随身携带的遥控器锁车的麻烦,因为可以在抱起东西之前使用延时锁止键,二是下车前在车内使用延时锁止键可以利用车身的屏蔽作用避免不良信号的干扰,提高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车用多功能遥控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技术方案和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提高车的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多功能遥控装置,而现在普遍使用的遥控器1(或称遥控钥匙)的设置一般是设置开启和锁止两个按键,通过这两个按键中的锁止键11发出锁止信号,方便的使车处于锁止状态,所谓锁止状态一般指中控锁使所有车门锁止,现在还包括了发动机的防盗锁止、警报器的开启等。而按动其中的开启键12发射开启信号,则是对锁止状态的解除。本发明一种车用多功能遥控装置,包括遥控器1接收天线和执行装置,所述的遥控器1设有一个锁止键11,锁止键11发出的信号通过接收天线和执行装置,能够使车处于锁止状态;遥控器1设有的另一个开启键12通过接收天线和执行装置能够使车处于开启状态;而本发明一种车用多功能遥控装置,它还设有一种延时锁止键13,延时锁止键13发出的信号还能够使车按设定的时间延时处于锁止状态。
本发明一种车用多功能遥控装置所述的延时锁止键13可以是单键,单键的延时时间范围是10秒至30秒。
所述的单键的较实用的延时时间是20秒。
为了提供更多的选择所述的延时锁止键13可以是双键。
所述的双键的第一键的设定时间范围是10秒至30秒,第二键的设定时间范围是35秒至60秒。
所述的第一键较实用的延时是15秒,第二键较实用的延时是50秒。
一种多功能车用遥控装置的使用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非常便利,当车主抱着一大堆东西要离开汽车,只需事先按动延时锁止键13,然后用身体的其他部位譬如胳膊或臀拨动关上车门,之后延时期到时车进入锁止状态。
一种多功能车用遥控装置的使用,还可以提高车的安全性,下车前在车内使用延时锁止键可以利用车身的屏蔽作用避免不良信号的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运章;于莉明;宋洪光,未经王运章;于莉明;宋洪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73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