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絮凝物形成用倾斜板和采用该倾斜板的凝聚沉淀处理槽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86256.7 | 申请日: | 2011-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7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落合寿昭;京谷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落合寿昭 |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常殿国;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絮凝 形成 倾斜 采用 凝聚 沉淀 处理 | ||
1.一种絮凝物形成用倾斜板,在进行包括将微絮凝物粒子通过与既存的絮凝物粒子的接触而进一步絮凝物化的工序的絮凝物化工序和对该絮凝物粒子进行的沉淀分离处理工序的沉淀处理槽中,该絮凝物形成用倾斜板参与上述絮凝物化和上述沉淀分离处理,其中,该微絮凝物粒子通过向被处理水注入无机凝聚剂的无机凝聚剂注入工序和将已注入上述无机凝聚剂的上述被处理水在快速搅拌槽中混合搅拌而使上述被处理水中的微细悬浮粒子预先微絮凝物化的微絮凝物化工序形成,其特征在于:
在各倾斜板上配置了沿与倾斜面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具有上侧边和下侧边的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物形成用倾斜板,其特征在于:
将各倾斜板的开口部的高度位置设定为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物形成用倾斜板,其特征在于:
在一对相邻的絮凝物形成用倾斜板中,一个絮凝物形成用倾斜板的形成有开口部的高度位置和另一个絮凝物形成用倾斜板的形成有倾斜面的高度位置相互对应且设定为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絮凝物形成用倾斜板,其特征在于:
作为开口部,采用矩形形状、三角形形状和半圆形形状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絮凝物形成用倾斜板,其特征在于:
在各倾斜板中,在不存在开口部的区域或跨越开口部的区域,在与倾斜面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设置多个与相邻位置的各倾斜板的倾斜面抵接的突状凹部,且沿倾斜面方向设置多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絮凝物形成用倾斜板,其特征在于:
突状凹部的底面的下端的位置与相邻位置的各倾斜板的突状凹部中的成为与该倾斜面的边界的上侧端缘的位置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絮凝物形成用倾斜板,其特征在于:
从各倾斜板的上端或其附近到下端或其附近,沿倾斜面,将与相邻位置的各倾斜板的倾斜面抵接的突条沿与倾斜面正交的方向设置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絮凝物形成用倾斜板,其特征在于:
突条是直线状或曲折状。
9.一种凝聚沉淀处理槽,其特征在于:
将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絮凝物形成用倾斜板设置在最上部或到达该最上部的中途部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凝聚沉淀处理槽,其特征在于:
将间距宽度设为5mm~50mm,并限定无机凝聚剂注入工序中的该无机凝聚剂的量,以使得与被处理水通过絮凝物形成用倾斜板前的浊度相比通过后的浊度变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落合寿昭,未经落合寿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62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坯材输送的装置和设备
- 下一篇:辅助鉴定杜鹃蓟马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对





